美论坛:如果中国发电量真的世界第一,为什么夜晚没有印度亮? 首先,地理条件决定

井普椿 2025-10-08 17:12:45

美论坛:如果中国发电量真的世界第一,为什么夜晚没有印度亮? 首先,地理条件决定了灯光分布的“底色”。印度平原约占国土面积的40%,其南部的德干高原海拔也多在1000米以下,地势相对平坦,人口密集区连片分布,从太空看,灯光容易铺展成明亮的一片。 反观中国,平原面积仅占国土的12%,西部广袤的高原、山地、戈壁和沙漠构成了71%的国土,这些区域人口稀少甚至无人居住。灯光自然集中镶嵌在东部城市群以及散落在中西部河谷盆地,整体显得更为集中和克制。 其次,用电结构的巨大差异,直接影响了灯光的“浓度”。中国的电力消费中,工业用电占比超过70%,这些电力流向了工厂、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生产的“血液”。居民生活用电和照明占比相对较小。 相比之下,印度的电力消费结构中,居民照明用电占比更高。当中国的电力更多地用于驱动机器和制造产品时,印度的电力则有更大比例直接点亮了夜晚的灯泡。 这就好比一个家庭,一个把钱主要花在扩大生产上,另一个则更多用于支付电费,后者家里的灯自然可能更亮。 而且城镇化模式的不同,塑造了灯光的不同形态。到2016年末,中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7.4%,人口持续向大城市和城市群集聚,形成了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灯光连绵但边界相对清晰的核心光亮区。 而印度在2016年的城镇化率约为33.14%,城镇化进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边缘,形成广阔的贫民窟与摩天大楼比邻而居的景象。这种低密度但范围广泛的建成区,配合密集的住宅照明,使得城市的灯光在视觉上显得非常晃眼。 更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7年初,印度仍有超过1.8万个村庄未能通电,这使得已通电地区的灯光在暗背景的衬托下更为突出。 最后,电力系统的效率,也深刻影响着最终能被看到的“光明”。印度的电力系统面临着输电损耗高达约30% 的挑战。此外,盗电现象普遍,进一步加剧了电力供应的紧张。 尽管印度在2016年全国电力装机容量已超过300吉瓦,但系统性的效率问题使得实际送达用户并用于照明的电量打了折扣。特别是在极端天气下,电力系统承受巨大压力。 中国则持续投入电力基础设施升级,致力于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将电力更高效地输送至需要的角落。 综上所述,太空视角下印度比中国更“亮”,更像是一张 “灯光密度分布图”和“能源使用模式示意图”,揭示了两国在不同发展路径下的能源使用方向。 参考资料: 人民网《印度电力短缺,问题出在哪?》

0 阅读:76

猜你喜欢

井普椿

井普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