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要动真格了?华尔街日报说,美国准备取消全球顶尖半导体制造商豁免使用美国技术

云景史实记 2025-10-07 21:12:11

美国要动真格了? 华尔街日报说,美国准备取消全球顶尖半导体制造商豁免使用美国技术许可,这一招直接打中了在咱们这儿建厂的外资芯片企业,眼瞅着就要给国内芯片产业来个“速冻套餐”。 最早2022年拜登时代,那会儿搞半导体管制,嘴上喊着卡先进技术,实则给三星、台积电这些盟友开了 VEU 豁免的 “后门”,让它们在咱们这儿的工厂能照常用上美国设备。 可 2025 年 6 月《华尔街日报》一放风,说美国商务部要动这些盟友厂子的豁免权,这哪是吹风,分明是要给国内芯片产业浇一盆冰水,这 “速冻套餐” 眼看着就要端上桌了。 先说说 2022 年那波管制有多 “留余地”。当时美国喊着要卡 14 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可转头就把三星西安厂、SK 海力士无锡厂、台积电南京厂塞进了 VEU 名单里。 这 VEU 可不是随便给的荣誉证,有了它,这些外资大厂从美国买设备、用技术根本不用层层审批,等于拿着 “绿色通道” 通行证。 就说三星西安的 NAND 闪存工厂,那可是全球单个产能最高的,占了三星全球总产量的 30% 到 40%,要是没这豁免,这厂子早停摆了。 SK 海力士更实在,2024 年给无锡 DRAM 工厂的设备投资直接涨了 10 倍,光是这厂子一年销售额就有 90 亿美元,比前一年大增 64.3%,说白了都是靠着豁免政策敢放手投钱。 台积电南京厂专攻 16 纳米和 28 纳米的成熟制程,汽车电子、智能手机里的不少芯片都从这儿出来,2024 年拿到豁免后更是稳了产能,占了台积电全球产能的 3%,看着不多但全是刚需品。 那会儿咱们总说 “卡脖子”,可这些外资厂靠着豁免在国内运转,多少给下游企业续着命,现在这根救命稻草要被抽走了。 别以为《华尔街日报》6 月 20 号的报道是空穴来风,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凯斯勒早就给三星、SK 海力士、台积电透了气,明说要撤销豁免,还扯什么 “防止美国关键技术流向中国” 的幌子。 更狠的是,这事儿不是停留在口头上,2025 年 8 月底美国已经把政策落地了,直接从 VEU 名单里划掉了三星中国、SK 海力士无锡公司,连刚被 SK 海力士收购的英特尔大连厂也没放过。 9 月初又补了一刀,台积电南京厂的豁免权也被盯上,说是今年 12 月 31 号就到期作废。这波操作一环扣一环,根本不给缓冲的时间,哪是什么 “酝酿动作”,分明是早有预谋的精准打击。 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是少了个豁免吗?大不了慢慢申请许可。这话可太天真了!VEU 豁免的核心是 “不用逐笔审批”,没了它,这些厂子买一颗美国产的芯片零件、换一台含美国技术的蚀刻机,都得单独填表申请,美国商务部想批就批,想卡就卡。 三星西安厂每天要生产上百万片 NAND 闪存,设备 24 小时连轴转,少个关键零件就得停线;SK 海力士无锡厂一年卖 90 亿美元的 DRAM 芯片,下游手机厂商、服务器厂商等着要货,要是申请许可耽误十天半个月,订单早飞了。 有行业人士算过,没有豁免后,这些外资厂的设备采购周期至少得延长 3 倍,产能可能直接砍半,这不是 “速冻” 是什么? 最让人揪心的是,国内产业链早就跟这些外资厂绑在了一起。三星西安的闪存芯片,国内手机厂商小米、OPPO 的高端机型几乎全在用,要是产能降了,手机存储成本得涨三成,最后还是消费者买单。 台积电南京厂的 28 纳米芯片专供汽车电子,现在新能源汽车里的车机系统、自动驾驶模块都靠它,一旦断供,国内车企的生产线可能就得停摆,这跟 2021 年汽车芯片短缺的场景简直一模一样。 更别说 SK 海力士的 DRAM 芯片,服务器、电脑、家电哪儿都离不开,它的无锡厂要是减产,整个电子市场的价格都得乱套。 美国这招真是阴损,不直接对中国企业下手,而是拿盟友的厂子当刀子,既打击了国内产业,还能把责任推给 “合规要求”。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自己都没达成共识,国防部就明确不支持这事儿,可商务部非要硬推。 连韩国都急了,贸易代表吕翰九专门跑到美国去谈判,直言要 “传达行业关切”,毕竟三星两成 DRAM 产能、SK 海力士四成产能都在咱们这儿,真停摆了韩企得亏到吐血。 可美国根本不管盟友死活,发言人还嘴硬说 “只是确保对等程序”,这话说给谁听呢?英伟达之前一年靠给中国卖特供芯片就能赚 120 亿美元,真把豁免全撤了,美国设备厂商第一个扛不住,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美国这回取消豁免是真刀真枪的打压,“速冻” 的疼咱们得受着,但别以为这样就能把咱们的芯片产业困死。 这些年咱们从设备到材料一点点补短板,就是等着这样的机会。外资厂的生产线或许会慢下来,但国产厂的机器早就转起来了,这 “速冻套餐” 顶多冻住一时,冻不住咱们突围的劲儿。

0 阅读:58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