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北斗卫星的创始人,是他让我们拥有了自己的导航系统! 没有他,我们今天可能还在用着国外的导航系统。 他就是“中国无线电之父”——陈芳允, 一位用无线电波为中国航天编织翅膀的科学巨匠。 1948年,这位清华大学毕业、在英国已崭露头角的青年,毅然放弃海外优渥条件回到祖国。彼时的中国,航天测控技术一片空白,他就像一位拓荒者,白手起家开创了中国无线电电子学研究。 当“东方红一号”准备升空时,是他主持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卫星无线电测量系统,提出并设计完成了无线电测量方案,研制成功多普勒测速定位系统。正是这套系统,精准捕捉到了那颗承载着民族希望的卫星,让《东方红》的旋律响彻太空。 从导弹测控到卫星测量,从建立中国第一个导弹、卫星试验测控网,到提出并组织实施“微波统一测控系统”,陈芳允始终站在航天测控事业的最前沿。他的每一个决策,都指引着中国航天的方向;他的每一项突破,都为国家节省了数以亿计的资金。 花甲之年,当别人都在安享晚年时,他又前瞻性地提出了“双星定位系统”概念。这个看似简单的想法,后来竟成了北斗导航系统的理论基石。他曾说:“科技工作者要急国家之所急,还要想国家之所未想!”这句话,成了他一生的写照。 四十余载默默耕耘,他把毕生智慧都奉献给了航天事业。从技术空白到世界先进,从依赖国外到自主可控,陈芳允用自己的一生,见证并推动了中国航天测控事业的辉煌。如今,当我们打开手机使用北斗导航时,或许很少有人会想起这位幕后英雄,但正是他当年的高瞻远瞩和不懈努力,才让我们拥有了自己的“太空眼睛”。 致敬陈芳允先生,致敬像他一样的民族脊梁!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中国才能在科技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出一次国才能体会到国内导航系统已经远远抛离Iphone和google的导航了,同
【228评论】【10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