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才是真公主! 丈夫不肯救国,20岁带粮草冲前线,被《诗经》封神! 2600多年前,有那么一位公主,活脱脱就是一位敢想敢做的女中豪杰。 她不是靠身份混日子的“大小姐”,而是真正用行动扛起家国责任。 她就是许穆夫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明确记载的女诗人,也是那个动荡年代里敢于迎难而上的铁娘子。 许穆夫人的故事,说起来特别有画面感。 她原本是卫国国君的女儿,出生在那个乱世,家境优越,文化底蕴也很深厚。 可惜,她那位堂哥卫懿公,实在不靠谱。 卫懿公喜欢养仙鹤。 他不仅给鹤封官,还能为鹤建“别墅”,甚至连许穆夫人的嫁妆都被挪用去照顾鹤了。 他还天天沉迷养鹤,完全不管百姓死活。 公元前660年,北狄骑兵一举攻破卫国都城朝歌。 卫懿公手忙脚乱,结果士兵们根本不愿意为他卖命,最后他自己也死在战场上,卫国几乎成了亡国之地。 卫国百姓只能拖家带口逃到曹地,国家几乎毁于一旦。 这消息传到许穆夫人耳朵里时,她刚好嫁到许国,正过着安稳日子。 听到卫国惨状,她第一反应不是自保,而是立刻想着怎么帮忙。 她跑去找许穆公,大声要求出兵救卫。 可惜许穆公是个软柿子,借口许国弱小,不敢招惹北狄。 许穆夫人当场没和他多废话,直接转身走人。 她召集一群同样嫁到许国的卫国女子,大家把能凑的粮草、钱财、布匹都拿出来,自己带头驾马车,亲自把救援物资送往卫国难民聚集的曹地。 许穆夫人的举动在当时简直是“一骑绝尘”。 许穆公这才慌了,赶紧让大臣们去追,生怕她闯出大祸。 大臣们在曹地边上堵住她,劝她回头,说女子不该插手这种大事,可许穆夫人根本不听。 她站在马车上,明明白白表达自己的想法:家国有难,她绝不能袖手旁观。 她说得很直白,男人们嘴上说得多,关键时候还不如她一个女子能顶用。 这番话后来被写进了《诗经·载驰》里,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女性自述之一。 许穆夫人一路带队,把粮草和物资送到卫国难民手里。 她的行动很快在各诸侯国传开,齐国国君齐桓公也被她的家国情怀打动,马上派出儿子带着大批人马和物资去支援卫国。 靠着许穆夫人和齐国的帮助,卫国终于挺了过来,不但没灭国,还重建了都城,延续了四百多年的国祚。 现在很多人都说“古代女子地位低”,但许穆夫人用自己的选择告诉我们,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 她没有资源、没有军队,却能带动身边人一起救国,硬是把卫国从绝境中拉了回来。 她做的事不是靠嘴说,是靠双手和胆识做出来的。 许穆夫人的经历被后代反复提起,不仅仅因为她是女诗人,更重要的是她敢于担当、不怕困难的精神,为无数后来人树立了榜样。 许穆夫人的故事一直被官方媒体和历史教材引用,成为我国传统文化里女性责任与担当的典范。 她在诗里写下的亲身经历,不只是文学,更是那个时代真实的记录。 这些年,许穆夫人的形象也逐渐被更多人认识,她不是影视剧里弱不禁风的“公主”,而是有血有肉、敢作敢为的真英雄。 她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公主”,是能在风雨中挺身而出的勇士。 她的故事,到今天依然有意义,激励着无数人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参考:她才是真公主!丈夫不肯救国,20岁带粮草冲前线,被《诗经》封神——搜狐网
古代打仗也没有卫星,怎么知道对方有多少人马?其实很简单!公元前260年,长平
【58评论】【23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