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是,俄罗斯还有一个普京,不幸的是,俄罗斯只有一个普京。民调出来了,果然民众

幕沧小澜 2025-10-03 12:44:40

幸运的是,俄罗斯还有一个普京,不幸的是,俄罗斯只有一个普京。民调出来了,果然民众还是支持他的,24年来,他硬生生把一个靠卖油混日子、除了核武器没啥底牌的国家,变成了能在国际上跟谁都掰掰手腕的硬角色。2024年,他第五次走进克里姆林宫,坐上那个既威风又孤单的位子时,已经71岁了。现在72岁的他,精神头儿明显不如前几年,累得够呛,毕竟这些年为了俄罗斯,他拼得太狠了。   人们更担心的,是谁能接下这个庞大而复杂的摊子。俄罗斯的权力框架像一座严密的塔,普京坐在最顶端,军方、寡头和地方各派在下方交织。   是他让这套利益关系保持平衡,一旦他退场,这座塔极可能摇晃甚至崩塌。外界时常点名久明,认为他是最可能继任的人,但他缺少足够的威望,没有普京在各方压住阵脚的能力。   比权力真空更现实的危机,是经济的裂口。俄罗斯这些年努力摆脱“靠卖石油过日子”的标签,但能源出口依然是国库最大的来源。   通货膨胀不断攀升,普通家庭感受尤为真切,几年前能轻松买到的面包,如今价格翻倍。   工厂生产线上,年轻人越来越少,中年和老年人成了支撑,而很多年轻人选择参军,因为在前线的薪水比工厂高得多。   这说明经济发展的路径并没有真正改变,战争和制裁反而让国民生活更加艰难。   如果说现实压力随处可见,回顾过去的二十多年,却能看出普京的真正功绩。2000年他接手时,俄罗斯几乎是个被寡头掏空的国家,油价低迷,财政濒临破产,社会动荡得厉害。   普京用强硬手段把能源产业重新牢牢抓在国家手里,借此稳定局势,支付薪资,重建军队,也恢复了国家信心。   从平定车臣,到在国际舞台上与西方硬碰硬,他一步步让俄罗斯重新拥有发声权。这份成就让他被看作俄罗斯的定海神针,也是今日高支持率的根源。   但是,这一切都得靠沉重代价来维持。俄罗斯的核武库依旧是它在世界上的最大底牌,但核武器并不是免费的护身符,它像一个吞金巨兽,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撑。   2024年,军费开支涨到占GDP超过6%的水平,基本相当于医疗和教育全加起来的投入。这种状态或许能在短期内维持强硬姿态,但长期来看,必然会拖累经济。   这样一个局面,也让人更加感受到普京个人与国家的深度绑定。他像是走在钢丝上的人,一边是欧洲和美国的制裁围堵,另一边是国内的经济困境与社会压力。   身体日渐老去,他还能再支撑多久没有人知道。与其说民众寄希望于体制,不如说俄罗斯还处在对个人的依赖之中。   俄罗斯真正困住自己的,是对强人模式的长期依赖。苏联解体后快速模仿西方民主,最后是寡头横行,国家衰落;普京的铁腕让局面稳下来,但代价是一个人掌握一切,制度无法自我循环。   这种模式在非常时期能凝聚人心,一旦那个人不在,留下的可能不是平稳过渡,而是不可预知的混乱。   这就是今天俄罗斯站在的十字路口。未来的选择不仅仅是战争何时结束,更在于能不能走出“依赖一个人”的困境,找到一个制度化的解决办法。   世界需要一个稳定的俄罗斯,而不是一个只靠核武器和个人意志支撑的国家。普京的时代终会结束,问题是,当这一幕落下时,新的篇章能否真正打开。

0 阅读:1
幕沧小澜

幕沧小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