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造太阳”一旦点亮,美国11艘航母舰队,将在24小时内,被激光武器“烧成废铁”!别再谈什么航母、导弹了。谁第一个掌握可控核聚变,谁就掌握了“无限能源”。这意味着,装载着核聚变反应堆的“太空战舰”,将能把激光武器,当成“无限弹药”的机关枪来用! 核聚变这事儿,最近几年动静越来越大,尤其是中国和美国的竞赛。咱们先捋捋事实:中国有EAST装置,人称“人造太阳”,2025年1月20日,它在合肥直接创了新纪录——1亿摄氏度高温下,稳稳运行1066秒。这不是小打小闹,从2012年的30秒,到2023年的403秒,现在直接破千秒,步子迈得飞快。这意味着聚变等离子体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离实际发电近了不少。法国那边WEST装置也刚在2月破了纪录,维持了1337秒,但中国这波操作还是领跑托卡马克路线。 美国呢?他们没闲着。Helion Energy这家公司,2025年7月30日在华盛顿州马拉加破土动工,建世界上第一座商业聚变电厂。目标直指2028年,给微软供50兆瓦电力。微软早签了协议,数据中心用电大户,急需清洁能源。Helion用脉冲式聚变,压缩氘氚燃料,回收热量发电。建设现场已经动起来了,挖掘机挖地基,模块组件下线,Constellation Energy负责并网。美方私企带头,政府实验室如劳伦斯利弗莫尔也在跟进,但商用化时间表比中国松点。 聚变为啥这么牛?简单说,它把氢原子砸一起,释放能量,比烧煤油气强四百万倍。一公斤燃料顶四吨煤,还没长寿命废料。军事上,这玩意儿要是装上船或太空平台,激光武器就变身了。现在美国海军的HELIOS激光系统,2025年2月在阿利·伯克级驱逐舰USS Preble上测试,60千瓦功率,7公里外击落无人机。激光好就好在精准,低成本,每发“弹药”就电而已。但问题来了,现役系统功率有限,冷却慢,对高超音速导弹效果一般。Quora上专家说,它对付慢速目标如无人机行,但航母面对饱和攻击,还得靠传统导弹护航。 美国有11艘航母,这是公开数据,福特级带头,电磁弹射啥的。但聚变要是成熟,情况就变天。无限电力意味着激光能连续射击,不用担心弹药耗尽。想象下,聚变反应堆供能,激光阵列像机枪扫射,24小时内熔穿舰体钢板。海军高层2025年1月还吐槽,舰载激光进展太慢,该“尴尬”了。美军已经在福特级上预留空间和电力,为未来定向能武器升级。但中国如果先搞定聚变,装上自家舰艇或卫星,平衡就破了。别急,这不是说明天就打仗,而是技术领先会重塑海权。谁控能源,谁控战场节奏。 再看全球经济,这才是大杀器。聚变上网,石油天然气就悬了。中东油井、俄罗斯管道,现在是命根子,一旦海水变燃料——一升海水提炼的能量顶三百升汽油——那些东西就成摆设。MIT分析,保守估计,聚变推全球GDP涨68万亿刀,乐观175万亿。化石燃料需求暴跌,OPEC国家经济得转型,沙特、伊朗得找新路子。美元石油霸权也晃荡,交易从油转电,美联储头疼。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欧洲买家早烦了,聚变一出,管道闲置,卢布贬值加速。 中国这边的布局稳扎稳打。中核集团牵头,2024年7月组“国家队”,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当主力,整合33家央企。路线是磁约束托卡马克,三步走:先导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2035年左右建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验证能量转化;2045年首座商用示范堆,上 gigawatt 级;2050年全面商用。上海建“环流四号”,高温超导装置,成都联动研发。资金投得足,产业链全覆盖,从磁体到燃料循环,一条龙。相比美国私企模式,中国举国体制快,供应链稳。 国际上,这竞赛不光中美,ITER国际项目也在推,35国合作,法国主机。但进度慢,预计2035年。中国参与深,贡献超导技术。美国退出又回来,欧盟日本韩国跟紧。地缘上,聚变像蒸汽机重演,谁先掌握,谁定规则。能源援助能换政治筹码,低成本电出口,倾销产品,工业国得警惕。发展中国家呢?机会大,跳过化石燃料,直奔清洁时代。
中国“人造太阳”一旦点亮,美国11艘航母舰队,将在24小时内,被激光武器“烧成废
恰似江楼月
2025-10-02 21:34: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