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北京时间10月2日发文写道:“我们国家的大豆农民正遭受损失,因为中

风城高山 2025-10-02 11:31:15

美国总统特朗普北京时间10月2日发文写道:“我们国家的大豆农民正遭受损失,因为中国仅仅出于‘谈判’的原因不购买。我们在关税上赚了这么多钱,所以我们要拿出一小部分来帮助我们的农民。我永远不会让我们的农民失望!昏昏欲睡的乔·拜登没有执行我们与中国的协议,他们原本要购买我们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农产品,尤其是大豆。一切都会顺利的。我爱我们的爱国者,每一位农民都是如此!四周后,我将与中国会面,大豆将是主要讨论话题。让大豆和其他行栽作物再次伟大起来!” 说起大豆,其实很多人可能只是觉得这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最多也就是知道它是制作豆腐的原料。但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大豆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大豆出口国,而中国则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国,供需两端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国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从特朗普任期内开始的中美贸易摩擦,到后续的“第一阶段协议”,大豆都始终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特朗普在任时曾以关税为手段发起对华贸易施压,导致中国在某一阶段减少了对美国大豆的采购,转而加大了对巴西等国的进口力度。   特朗普此次发文提到“昏昏欲睡的乔·拜登没有执行我们与中国的协议”,显然是在指责现任政府未能维持他当年与中国达成的农产品采购承诺。   根据美国农业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文件显示,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确实明确了中方将在未来两年内扩大对美农产品的采购,特别是在大豆、玉米、猪肉等领域。   但现实情况是,受疫情、供应链中断以及全球市场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这一协议的执行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特朗普此番发言,既是为自己任内的协议成果“正名”,也是借机批评现任政府政策执行力不足。   但与其说特朗普是在批评现状,不如说他在为自己重新建立议题主导权。他强调“我们在关税上赚了这么多钱,所以我们要拿出一小部分帮助农民”,这其实是在强调他当政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   美国在加征关税后,确实通过农业补贴等方式对受影响的农民进行了财政支持。2018年和2019年,美国农业部通过“市场促进计划”和“农民援助计划”向农民发放了数十亿美元的补贴,用于缓解因出口减少带来的损失。   中美之间的高层会谈历来都不只是简单的双边磋商,而是牵动全球市场的风向标。在当今这个地缘政治复杂、经济复苏尚未稳定的全球背景下,大豆问题再次成为焦点,显然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种农产品,更因为它背后牵动的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特朗普在文末喊出“让大豆和其他行栽作物再次伟大起来”这一口号,其实是在模仿他一贯的政治风格,将农业问题与国家发展挂钩,争取传统农业州的选民支持。   但在现实中,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并不是靠口号驱动的,而是靠政策、市场、科技的综合作用。   如今,中美两国都在农业现代化、绿色发展和科技农机方面发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单纯依赖出口导向型策略已不再是长久之计。   从全局看,中美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关系依然具有韧性。即使在经贸摩擦最激烈的时期,两国的大豆交易也从未完全中断。   这恰恰说明,无论政治局势如何变化,市场的基本规律依然在起作用。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订单和价格,而非政治口号。   总的来说,特朗普此番关于大豆的表态,既有情绪表达,也有政治动员意图,但更重要的是它再次提醒我们,中美之间的农业合作仍然是双边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未来的谈判如何展开,只要双方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持续推进合作,农产品贸易就仍然能够成为稳定双边关系的一个锚点。 素材来源:“白宫措手不及”,美农愤怒抗议:中国不买,罪魁祸首是特朗普关税 2025-09-29 09:11·观察者网

0 阅读:285

猜你喜欢

风城高山

风城高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