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当中,整编第74师的6个步兵团,其中有4个团长突围了,而王

阿皮历史库 2025-10-01 12:58:43

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当中,整编第74师的6个步兵团,其中有4个团长突围了,而王奎昌就是其中的一位。     1947年5月16日午后的孟良崮,枪声渐渐稀疏,一阵狂风卷着尘沙掠过山头。     华东野战军的战士们正清理战场,谁也没留意到,一个负伤的上校趁着混乱钻进了山沟。     几天后,这个人出现在临沂的国民党兵团司令部,成了少数能活着讲述74师最后时刻的人。     他就是151团团长王奎昌,而这场被陈毅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战役里,整编74师的6个步兵团团长,竟有4个像他这样突围成功了。     整编74师是当时国民党军的“五大主力之首”,全部美式装备,还经过美军训练。     1947年5月,他们一路推进到孟良崮,却没想到钻进了华东野战军布下的口袋。     粟裕指挥的27万大军实施“猛虎掏心”战术,硬生生从敌军密集的战线中间把74师割出来围了起来。     开头两天,74师还能靠着精准的炮火反击,可到了15号,水和弹药都快耗光了,空投的物资大多落在了华野阵地上。     张灵甫把师部搬到主峰600高地,16号上午还发电报要空军轰炸,可中午过后,通讯就彻底断了。     6个步兵团的团长们此刻正面临生死抉择,171团团长周少斌没选择突围,他跑到山顶的指挥所,和旅长、副旅长待在一起,最后战死在山洞里。     173团团长雷励群突围时被抓住,后来还帮着辨认过张灵甫的遗体,之后就没了消息。     剩下的4位团长,各凭本事闯了出来。     51旅152团团长谢恺棠的突围更波折,这位江西人在74军待了12年,从张古山血战的敢死队成员一路做到团长。     孟良崮突围时他先被俘虏,后来找机会逃了出来。     重建74师时,他被提拔为副旅长,最后跟着部队退到台湾,1965年退役,晚年一直想回江西老家看看却没能如愿,1976年在台湾去世。     57旅170团团长冯继异是山东泰安人,和谢恺棠同是黄埔八期毕业,他突围时受了伤,躲了一阵子才归队。     之后两次跟着74师重建,后来当上了57师师长,可好运没能一直延续,1949年在浙江丽水一带又被抓住,之后就没了音讯。     58旅172团团长李仁俊是湖南人,也是黄埔八期的学生,他突围后参与了74师的重建工作,先后当了师参谋长、军参谋长。     国民党兵败后,他跟着老蒋退到台湾,之后就渐渐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     王奎昌算是其中最传奇的一个,这位东北辽阳人早年间在东北陆军讲武堂学工兵,后来又上了黄埔的高教班,抗战时就很能打。     1942年他带着一个团在湖南澧县的牛长岭打了场胜仗,打死打伤日军五百多人,还抓了12个俘虏。     孟良崮战役时,他的151团守着东南高地,打到最后全团伤亡惨重。     他自己也负了伤,靠着一身泥泞和伤兵的打扮,混在混乱中摸出了包围圈,一路辗转回到南京。     谁也没想到,这只是他三次死里逃生的第一次。     王奎昌突围之后,74军重建,他因突围归来的经历被提拔为58师少将师长。     可命运又跟他开了玩笑,1948年底的淮海战役中,他的部队在陈官庄被围歼,他再次被俘。     这次他趁着夜色从俘虏队伍里跑了,追击的战士因为天黑和连日作战的疲惫没能追上。     后来74军在福建平潭岛第三次重建,他还当58师师长,可部队又一次被全歼,他居然第三次逃脱,最后辗转到了台湾,1970年还当上了台湾地区防务部门第二军团的副参谋长。     那些突围成功的人,有的从此低调度日,有的继续在战场上奔波,却再也找不回当年的风光。     而孟良崮这一战,不仅打垮了国民党军的王牌部队,更扭转了华东战局,成了解放战争里绕不开的转折点。

0 阅读:986

猜你喜欢

阿皮历史库

阿皮历史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