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半没打到莫斯科,就叫没打赢? 这话听着像在骂人,其实是在装懂。 朱可夫那会儿

零动力 2025-09-28 07:07:25

三年半没打到莫斯科,就叫没打赢? 这话听着像在骂人,其实是在装懂。 朱可夫那会儿,苏联全国工厂昼夜轰鸣,美国飞机在德国头顶扔炸弹,德国自己两头挨打。 可乌克兰呢? 没有全民动员,没有海外基地,靠的是北约慢慢递来的炮弹,和自己工厂里加班加点组装的无人机。 你说他们慢,可他们没垮;你说他们没突破,可俄军的坦克一辆接一辆地被炸成铁皮罐头。 2024年,乌军在扎波罗热悄悄撕开了一道口子,推进了几公里,听起来不多,但每一步都踩在雷区和无人机的火网里。 他们不再指望一锤子砸碎防线,而是用ATACMS导弹炸后勤、用无人机群搞疲劳战,像慢性病一样拖着对手。 俄罗斯现在不是赢不了,是快没兵了。 征来的囚犯上战场,逃兵三成,炮弹产量翻了倍,可核心零件还得靠伊朗和朝鲜接济。 谁在熬? 谁在耗? 答案早就不在地图上,而在工厂的流水线和议会的拨款会议上。 我们总爱看闪电战的爽剧,觉得胜利必须是轰然倒塌的城堡。 可现代战争早就不是谁冲得快,而是谁撑得久。 乌克兰没有钢铁洪流,但他们有拒绝投降的意志,和一群在废墟里修炮弹的工人。 他们没吹牛,只是没演成好莱坞大片。 真正该反思的,不是乌克兰为什么没打到柏林,而是我们为什么还觉得战争得靠冲锋号来定义胜利。 有些胜利,是无声的,是累垮的,是熬出来的。

0 阅读:0
零动力

零动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