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冬天,我爷爷在伊春林场拉木头,一车红松运到抚顺煤矿,换回一车煤。 他从不说是

零动力 2025-09-28 06:07:22

那年冬天,我爷爷在伊春林场拉木头,一车红松运到抚顺煤矿,换回一车煤。 他从不说是买卖,只说:“那边缺木头撑巷道,咱们缺火炉子烧锅炉,互相帮衬呗。 ” 那时候,木头不是木材,是命。 煤矿井下全靠红松撑着,一节节木梁像肋骨一样顶住头顶的岩层。 国家规定,红松不准做家具、不准出口,连烧火都得审批。 林场工人砍一棵,得记三遍账:砍了哪棵、运到哪、换了多少吨煤。 煤也不是商品,是燃料,是暖气,是让林区工人能熬过零下四十度的命根子。 可没人想到,这“互相帮衬”,是拿森林的命换煤矿的命。 三十年下来,小兴安岭的红松林稀了,地下水位降了,野山鸡没了,连雪都下得不厚了。 煤矿那边,煤挖空了,工人下岗了,城市空了半边。 现在去伊春,满山都是新栽的樟子松,矮矮的,整齐得像排队的学生。 煤矿改成了光伏电站,铁轨锈了,站台长了草。 老人们还念叨:“那会儿一车木头换一车煤,心里踏实。 ”可他们不说的是,那踏实,是用整整一代人的山林换来的。 我们总说发展要绿色,要转型,可谁还记得,当年那车木头,不是运到市场,是运进黑暗的地下,撑住了整个国家的工业脊梁? 今天,红松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一株野生的,值几十万。 可那些被砍掉的,再也回不来了。 有些交换,从来不是等价的。 你拿走的,不只是木头,是整片森林的呼吸。

0 阅读:34
零动力

零动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