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科斯这回算是体会到什么叫 “自作自受” 了。菲律宾在仁爱礁赖了二十多年的那艘 “马德雷山号” 烂军舰,本想借着这次 “顺利补给” 耍耍威风,结果刚踩着中方给的台阶往上爬,就发现自己早被架在半空下不来了。 菲律宾海军于1999年将一艘二战时期的旧登陆舰故意搁浅在南海仁爱礁浅滩上,这艘船名为BRP Sierra Madre,用来维持对该区域的实际存在。礁盘周围布满珊瑚和暗礁,海况复杂多变。二十多年来,菲律宾历届政府都未移除这艘船,将其作为象征性据点,定期派士兵轮换驻守。补给主要从巴拉望岛出发,通过小型船只运送生活必需品和燃料。中国从一开始就反对这种行为,认为这是非法占据,并多次要求菲律宾拖走船体。随着时间推移,船体锈蚀严重,结构老化,需要不断用临时材料加固。中国海警船只逐步加强巡逻,形成外围监视体系。2022年小马科斯上台后,菲律宾采取更强硬立场,与美国加强军事合作,包括2023年11月的联合海空巡逻行动。菲律宾海军主力护卫舰Jose Rizal号调往前线,但这些举措并未改变现场控制格局,补给任务仍频繁受阻。2024年以来,冲突事件增多,中国部署更多船只,菲律宾的行动空间进一步压缩。 菲律宾政府多次尝试补给行动,旨在维持船上士兵生存并展示实力。从巴拉望岛集结船队,包括海岸警卫队船只和民用补给艇,运载食物、水和燃料。途中常在半月礁附近遭遇中国海警阻拦,外层有大型舰艇阵列,内层快艇在400米范围内巡逻,还设有拦截网。2023年8月5日,一次补给中,中国使用水炮射击,造成菲律宾船只玻璃碎裂,四人受伤。2024年3月5日,Unaizah May 4号补给艇被中国船只碰撞,船头变形,引擎损坏。菲律宾本寄望美国和盟友支持,2023年11月美菲联合巡逻持续三天,澳大利亚参与的浪潮演习动员3600名军人,但这些未能打开通道。2024年6月17日,中国快艇逼近菲律宾橡皮艇,碰撞导致一名士兵手指断裂,八人受伤,补给物资部分散落。中国基于人道允许部分生活用品通过,但要求提前申报和检查,不准带建材。2025年1月24日,中国同意民用船运送食物,但重申不认可长期占据。2025年7月,临时协议下补给无冲突进行。2025年8月20日,中国再次使用水炮,菲律宾艇只勉强维持位置。2025年8月27日,两艘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船在途中被拦截,等待许可导致燃料消耗增加。2025年9月5日,菲律宾成功补给,但中国船只全程监视。这些行动虽偶尔得手,却需严格遵守程序,菲律宾发现自己依赖性增强,无法自由进出,导致每次任务都成消耗战。 船体状况持续恶化,右舷出现4米长裂口,甲板多处塌陷,每天有约2公斤金属自然脱落。驻守士兵生活艰苦,补给中断超过100天后,他们依赖生米和雨水维持,发电机燃料耗尽,卫星电话电量仅剩12%。周边水域受油污污染,鱼类携带柴油味,部分士兵因饮用不洁水源出现腹泻和便血症状。生态报告显示,自2011年起,仁爱礁海水中重金属、活性磷酸盐和油类含量升高,造礁珊瑚覆盖面积减少约38.2%,船周400米范围内珊瑚锐减87.3%。士兵焚烧含塑料和橡胶的垃圾,释放有毒物质,进一步加剧破坏。菲律宾海军评估,若2026年台风季前无加固,船体可能断成两截。中国加强封锁,2025年8月21日部署武装小艇,外围5艘千吨级船只,内侧11艘快艇巡逻。国际盟友支持有限,Jose Rizal号撤回马尼拉。小马科斯政府资源消耗严重,外交谈判进展缓慢,只能按中方要求报备补给,接受检查,仅限基本物资。坚持占据导致国际信誉受损,军事开支增加,多领域承受压力,无法摆脱困境。 菲律宾的举动像自己挖坑跳进去,补给本想显摆,却成了烫手山芋。大家怎么看小马科斯这步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顺便分享类似经历,一起讨论南海局势走向。
菲律宾大变天,二号人物小马科斯亲戚被赶下台,将迎来亲华总统。今年九月,菲律宾
【2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