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家长在“湖南省教育阳光服务平台”咨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雨花区入学事宜,雨花区教育局的回复引发广泛关注——这一长沙学位向来紧张的区域明确表态,若2026年学位宽松,在接收完符合条件的学生后,将考虑从居住证和社保缴纳时长差距最小的群体开始接收 。这一回应被视为长沙“无房无户”入学政策放宽的重要信号。 根据长沙市教育局2025年4月发布的官方政策,“无房无户”类生源在公办小学招生中排序第五,需满足“居住证连续满一年且在有效期内、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连续满一年且未停保”的“双满一年”硬性要求 。此前,不符合该标准的随迁子女无法获得入学资格,但此次雨花区的回复首次明确了“条件放宽”的可能性,打破了政策的绝对刚性。 这种松动并非个例,望城区在2025年入学政策中已出现类似调整:“无房无户”类生源的居住证要求可放宽至“实际获取至少半年”,成为长沙首个明确降低随迁子女入学门槛的城区 。而雨花区作为人口导入密集、学位竞争激烈的核心城区,其政策风向更具代表性,侧面印证了长沙整体学位供需格局的变化。 政策松动的背后,是适龄人口下降带来的学位压力缓解。2020年全国出生人口断崖式下降,这批儿童将于2026年进入小学阶段,而长沙已显现相关传导效应:2025年城区小学一年级班级数较往年明显减少,部分学校出现学位富余;此前“一园难求”的幼儿园更是迎来“抢生源”甚至关园潮,湖南省小学生数量预计未来十年将减少超六成。2025年长沙城区小学毕业生约7.8万人,较峰值期已有回落,进一步佐证学位供给趋于宽松 。 按照招生逻辑,当“有户有房”“有房无户”等优先序列生源录取完毕后,若学位仍有富余,“无房无户”群体的准入门槛便具备下调空间。长沙市教育局明确,学位不足时由区县统筹安排,但未提及“差额接收”;如今雨花区主动释放宽松信号,意味着官方已预判2026年学位盈余的可能性 。 业内推测,随着适龄人口持续减少,未来长沙更多城区可能跟进调整政策,居住证与社保年限要求或逐步放宽,甚至参照望城区标准形成梯度化准入规则。对于外来务工家庭而言,这一变化将降低子女入学的时间成本,也体现了城市教育资源配置与人口结构变化的动态适配。
近日,有家长在“湖南省教育阳光服务平台”咨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雨花区入学事宜,雨
一三大树哥
2025-09-27 14:29:04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