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乌军女兵,在接受乌克兰电视台采访,被问到前线当下更缺人,还是更缺无人机时,她

桉闻通史 2025-09-27 11:05:17

一名乌军女兵,在接受乌克兰电视台采访,被问到前线当下更缺人,还是更缺无人机时,她表示,前线最缺的是人,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缺不缺人的事儿,而是人快打光了。   镜头里的乌军女兵红着眼,被问前线缺人还是缺无人机时,她憋了半天说“人快打光了”。这话没什么豪言壮语,却比任何战报都扎心,直接点破了乌克兰现在最致命的困境:炮弹能等北约援助,无人机能盼着西方递货,可死人没法立马“补仓”,战场上少一个活人,就得多一分被撕开防线的风险。   乌克兰总人口撑死3700万,战前正规军加预备役,凑凑合合能有百万兵力,可现在呢?俄罗斯国防部算过一笔账,乌军伤亡早突破40万了。这数字差不多是,把基辅市所有18到45岁的男性,都拉去战场轮了一遍。   更要命的是,仗打了这么久,超过800万乌克兰人跑出去避难,其中60%都是能扛枪、能干活的青壮年,等于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少了大半。西方媒体还在天天吹“无人机改变战争形态”,可到了乌军战壕里,士兵们心里门儿清:再先进的机器没人操作也是废铁,现在能喘气的活人,比什么都金贵。   现在去顿涅茨克前线看看,乌军阵地里到处都是女兵的身影。就说第12国土防卫旅,女兵比例都飙到40%了,这些姑娘本来该在医院配药、在后勤仓库整理物资,现在却要扛着重机枪守战壕、扛着弹药箱跑阵地。更离谱的是,乌克兰征兵办公室连孕妇和哺乳期妈妈都不放过,法律条文里明明写着“特殊情况可豁免”,到了前线指挥官那儿根本不算数,合着只要还能站起来,就没资格躲在后面。   兵力窟窿太大,乌克兰政府就想了个“花钱买命”的招——招外国雇佣兵。普通乌军士兵一个月挣不到500美元,雇佣兵起薪就3500,还许诺给西方制式装备,听着挺诱人,可来的都是些什么人?有东欧找不到工作的失业汉,有非洲退伍后混日子的老兵,甚至还有美国监狱里出来的重刑犯,这帮人哪是来“支援乌克兰”的,多半是来混高薪的,真打起来跑得比谁都快。   2025年1月赫尔松那仗,3000名西方雇佣兵遇上俄军进攻,直接扔下武器、扒了军装往波兰跑,连装备都来不及带。更恶心的是,这些雇佣兵的“高薪”根本不是乌克兰自己掏的,是欧洲国家出钱买美国武器,再转手送给乌克兰,乌克兰拿这些装备“养”雇佣兵,等于美国坐着赚军火差价,欧洲当冤大头,乌克兰人拿命填窟窿,这三角戏码玩得真够精的。   说起西方援助的无人机,更是让人哭笑不得。泽连斯基在联合国大会上放视频,拍“海马斯”火箭炮炸俄军阵地多威风,可他没说的是,每发射一枚30万美元的火箭弹,得有至少5名乌军士兵,冒着枪林弹雨去摸俄军阵地坐标,好多人刚把坐标发回去,就被俄军的炮弹盯上了。   北约送的“弹簧刀”无人机看着先进,可一碰到俄军的电子干扰,立马就成了无头苍蝇,要么掉在地上摔碎,要么飞着飞着就偏了方向。更惨的是,乌克兰自己修不了这些无人机,战损率快70%了,前线士兵抱着坏了的无人机哭,想修没零件,想换没新的,只能眼睁睁看着俄军的无人机在头顶盘旋。   反观俄罗斯,人家的“柳叶刀”巡飞弹,虽然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功能,可架不住量大啊。2024年一年就扔了1.2万架,平均每天30多架往乌军阵地砸,饱和攻击下,乌军的防空系统根本拦不过来。   更绝的是,俄罗斯找伊朗要了零部件,在本土开了生产线,现在每月能造5000架,早实现“无人机自由”了。这边乌克兰还在眼巴巴等西方送几架样品,那边俄罗斯的无人机已经跟流水线生产似的往战场上送,这差距不是一点半点,说穿了就是:你靠别人施舍,人家靠自己造,怎么比?   普京这边打得是“以拖待变”的算盘,看得明白得很。2025年俄军新增了21万合同兵,都是经过正规训练的职业军人,比乌克兰临时凑的“国土防卫军”能打多了。那些临时征兵的老百姓,好多连枪都没摸熟就上战场,跟俄军比就是送人头。   而且俄罗斯的军工产能翻了3倍,坦克、火炮造得比战前快5倍,工厂24小时连轴转,根本不愁装备不够。反观乌克兰,经济早崩了,军工产业链断得稀碎,现在连步枪子弹都要靠波兰送,有时候送过来的还是过期的,打两枪就卡壳。   就说巴赫穆特那绞肉机,俄军天天用炮火轰12小时,把乌军阵地炸得面目全非,然后派少量步兵试探进攻,看着慢,其实是在熬乌军的人,一个被俘的乌军连长说,他们连每天要挨200发炮弹,士兵躲在战壕里听着炮弹在头顶炸,精神都快崩了,好多人抱着枪哭,说宁愿被俘虏也不想再熬了。   其实这场仗打到现在,早没什么“高科技神话”了,最根本的还是“人”。不管是乌军女兵还是俄军合同兵,都只是大人物棋盘上的棋子,死了也不过是战报上的一个数字。   你们说,这场仗到底还要熬到什么时候?那些喊着“为自由而战”的政客,真的在乎前线士兵的死活吗? 参考资料:新华网. 俄媒,兵源不足令乌军转向全面防御

0 阅读:0
桉闻通史

桉闻通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