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朱先生花19.8万买了辆二手保时捷,过户3天后车子突然消失,经查是合肥一家金

笔尖下说法 2025-09-26 16:59:35

杭州朱先生花19.8万买了辆二手保时捷,过户3天后车子突然消失,经查是合肥一家金融公司拖走的,理由是原车主没还清贷款。车行称手续合法,金融公司让朱先生等原车主还钱再还车。本文拆解事件细节、法律权责和网友争议,教大家买二手车如何避开“抵押坑”。 一、事件复盘:刚过户的车说没就没,买家成了“冤大头” 朱先生的糟心事,从一眼看中那辆二手保时捷开始。 今年9月,他在义乌一家二手车行,看中了一辆2019年的保时捷Macan,跑了不到9万公里,外观还改过,越看越喜欢。跟车行谈好19.8万,办了按揭后,9月7号顺利办完过户,开回杭州停在小区路边,心里美滋滋的。 可才过3天,9月10号上午,朱先生下楼准备出门,发现车位空了——车没了!他找了一圈没踪影,慌得赶紧报警。冷静下来后,他想起办贷款时公司装了GPS,联系对方一查才知道,车被拖到杭州一处停车场,背后是合肥一家金融公司干的。 更让他懵的是,金融公司给出的理由是:“原车主欠我们十几万车款没还,还做假资料解了抵押把车卖了,我们按合同拖回车,等原车主还钱,就把车还你。” 朱先生找车行要说法,车行也挺硬气:“我们手续全合法,车都过户到你名下了,就是你的个人财产,他们没资格拖!”一边是拿不到车的自己,一边是互相“甩锅”的金融公司和原车主,朱先生彻底成了“冤大头”。 二、法律拆解:3个关键点,搞懂谁对谁错 很多人买二手车怕遇到“抵押车”,但像朱先生这样“过户了还被拖走”的情况,法律早就划清了界限。结合《刑法》《民法典》,这3个知识点一定要记牢: 1. 金融公司拖车不算“盗窃”,但算“无权占有” 有人说金融公司是“偷车”,但按《刑法》第264条,盗窃罪得满足“秘密占有”和“非法占为己有”两个条件。金融公司拖车是公开行为,目的是逼原车主还钱,不是想把车占为己有,所以不构成盗窃。 但《民法典》第224条明确:动产物权(比如车辆)转让,过户后所有权就变了。车已经过户到朱先生名下,他就是合法车主,金融公司仅凭原车主的债务就拖车,属于“无权占有”。朱先生完全可以要求金融公司还车,要是对方不还,还能起诉要求赔偿停运损失。 2. 朱先生符合“善意取得”,车就是他的 这里要划重点:只要朱先生满足3个条件,这车就跑不了—— - 不知情:买车时不知道车有未结清的抵押; - 合理价格:19.8万买二手保时捷Macan,价格符合市场行情; - 已过户:手续齐全,完成了物权登记。 这就是法律上的“善意取得”,哪怕原车主是用假资料解的抵押,朱先生的所有权也受法律保护。金融公司要追债,只能找原车主,不能找朱先生要车,更不能扣车。 3. 车行若没查抵押记录,可能要担责 车行说“手续合法”,但如果他们买车时没查清原车主的抵押情况,导致朱先生陷入纠纷,就没尽到“如实告知义务”。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朱先生可以要求车行赔偿损失,比如这段时间的交通费用、维权成本等。 三、网友吵翻:3种声音,说出买二手车的顾虑 这事曝光后,评论区全是“过来人”的吐槽,主要分3派: - 替朱先生抱不平派:过户了就是我的车,凭啥让我等? 大部分网友都觉得金融公司不讲理:“原车主欠的钱,凭啥让新车主买单?过户了物权就变了,金融公司该找原车主,不是扣人家的车!”有人举例:“我朋友之前买二手车,没查抵押,结果车被拖走,维权了半年才要回来,太糟心了!” - 理性提醒派:买二手车一定要查“3个记录”! 不少懂行的网友分享经验:“买二手车前,必须查3样东西——车管所的抵押查封记录、保险公司的出险记录、4S店的保养记录,别光听车行说‘手续全’,自己查才放心!”还有人建议:“最好找第三方检测机构,花几百块查清楚,总比后期赔十几万强。” - 质疑原车主派:做假资料卖车,这是诈骗吧? 也有网友盯着原车主的操作:“用假资料解抵押卖车,这不仅是违约,还可能构成诈骗!金融公司应该起诉原车主,而不是找无辜的新车主麻烦。”有人甚至说:“原车主必须承担责任,不然以后谁还敢买二手车?” 结论:买二手车别只看“颜值”,这些坑一定要避开! 朱先生的遭遇,给所有想买二手车的人提了个醒:再喜欢的车,也得先查清楚“底细”,别被“低价”“新外观”迷惑。金融公司、原车主的纠纷,不该让无辜的买家买单,但现实中,维权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最后往往落在买家身上。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买二手车时,会自己查抵押、出险记录吗?如果遇到朱先生这种情况,你会先等警方处理,还是直接起诉金融公司要车?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毕竟多分享一个避坑经验,就能帮更多人少走弯路。

0 阅读:4
笔尖下说法

笔尖下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