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躬耕地到底是在南阳还是襄阳? 据相关报到,9月22日,知名历史学者〖纪连海〗走进襄阳,就长期争议的诸葛亮躬耕地问题,发表声明:经过我本人研究,最终认定的结论是——隆中就在襄阳。 网友A说,上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达官显贵都说不清诸葛亮的躬耕地,仅凭纪连海一句话,就给定了? 还有网友说,诸葛亮自己说“躬耕于南阳”,人家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哪儿?就算后来从区域上划给了襄阳,依然得承认躬耕地是南阳才对,就像现在的俄罗斯是之前的苏联一样,只不过是时空不同罢了。这位网友说的大家认同吗? 倾向襄阳的主要依据—— 但也有网友列出古今区域划分,说襄阳古属南郡,与南阳郡同属于荆州,当时刘表将荊州治所从湖南长寿迁至襄阳,可以理解为襄阳是省政府所在地,刘表在襄阳治理南阳郡和南郡。 而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实为南郡之阳,因为山的北面和水的南边为阳,所以古龙中跟南阳郡甚至南阳市没有半毛钱关系。 但小编翻阅有关文献,发现和上述发达还是有出入的。 东汉末年南阳区隶属荆州是没错。但郡治是在宛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阳。而隆中当时属南阳郡管辖的邓县,位于汉水南岸,与襄阳城隔江相望。这就很清晰了,南阳可能确属〖南郡之阳〗,但隆中确属南阳管辖,只是后世行政区划调整,将隆中划归了襄阳。这才导致了两地之争。 而西晋史学家陈寿的的《三国志》记载诸葛亮隐居地位于〖南阳邓县〗,靠近如今的襄阳。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提到:沔水(汉水)听龙中并记载诸葛亮宅在襄阳西。 《汉晋春秋》记载“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20里,号曰隆中。” (小编以为这个说法应该是比较正确的,如果躬耕地是在〖古隆中〗的话。也就是说,隆中在归属上属南阳管辖,但在地理位置上更接近襄阳。但若是诸葛亮的躬耕地根本就不在〖隆中〗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倾向南阳的依据—— 《出师表》中直述,“躬耕于南阳”,东汉时“南阳”指郡治宛县一带(今南阳市区),而非又水对岸的隆中。 感觉这个才是重点呐,毕竟到底是谁确定的“诸葛亮躬耕地”在隆中?” 如果根本就不在〖隆中〗呢?是不是就不用争了? 《明嘉靖南阳府志》等地方志将卧龙岗记为躬耕地。 而且,明代以后南阳卧龙岗修建武侯祠,成为官方祭祀场所(如清代康熙皇帝曾为其题匾),是不是可以从侧面表示,官方曾承认南阳才是诸葛亮的躬耕地呢? 而主流学术界似乎更倾向于襄阳隆中。 有学者指出,东汉邓县隆中虽行政上属南阳郡,但地理、文化上更贴近襄阳。 个人认为这其实并不矛盾。既然在行政划分上属南阳管,那么说诸葛亮的躬耕地是南阳,有错吗?特别是关于〖隆中〗的解释,多数学者只说〖隆中〗在今襄阳,但是却没有明确表示,为什么这么确定诸葛亮的耕地就在〖隆中〗?而非南阳郡的宛城?关于这一点有相关文献或别的支持吗?大家对此怎么看?
1988年,山东村民赵二牛,意外挖出了一柄长7米、重1500公斤的诡异“巨剑”,
【11评论】【29点赞】
用户13xxx31
襄阳有一个古隆中,进景区需要坐车,南阳有一个卧龙岗,进景区不需要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