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境后市民提桶狂捡海鲜,警方出动无人机提醒:千万勿食用 海边的马路上还留着积水,塑料瓶和断枝在水面上打转,就见一群人拎着塑料桶、揣着保鲜袋往滩涂跑。有的裤脚卷到膝盖,踩着没踝的泥水往深海区凑;有的干脆把电动车停在路边,眼里盯着被浪冲上岸的花蛤,手底下扒拉得比谁都快。有大妈一边捡一边拍视频发朋友圈,配文“台风送福利,今晚加餐”,评论区里还一堆人问具体位置,就等着赶过来“分一杯羹”。 可这些被台风卷上岸的海鲜,真能往嘴里送吗?海边老渔民都知道,台风天的海水早就乱了套。平日里海底的淤泥被巨浪翻搅上来,污水管道被冲垮后,生活废水、工业废料全混进了海里。那些看似鲜活的螃蟹、虾爬子,说不定早就吸满了细菌和重金属。前几年有个城市台风过后,就有人吃了捡来的海蛎子,结果上吐下泻进了医院,检查发现是副溶血性弧菌感染——这种细菌在污染海水里特别多,吃了轻则闹肚子,重则要透析治疗。 警方的无人机在天上盘旋时,扩音器里的提醒声飘得老远:“各位市民,野生海鲜可能携带毒素,请勿食用!”可底下的人大多左耳进右耳出。有个小伙子甚至举着桶朝无人机喊:“我洗干净了煮透,能有啥事儿?”他不知道,有些海鲜体内的麻痹性贝类毒素,就算用开水煮半小时也消不掉。这种毒素发作起来特别快,十几分钟就能让人嘴唇发麻、呼吸困难,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医院里每年都能接到几例这样的病人,全是抱着“侥幸心理”尝鲜的。 更让人揪心的是,有些家长还带着孩子来捡。小孩蹲在地上,小手抓着小螃蟹玩得开心,家长不但不阻止,还帮着把螃蟹装进袋子里。他们没想想,孩子的免疫力比成年人弱得多,万一接触到受污染的海水,再用脏手揉眼睛、摸嘴巴,很容易引发皮肤过敏或肠胃疾病。有社区医生在海边搭了临时咨询点,手里拿着宣传册劝大家别捡,可一上午下来,能听进去的人没几个,大多是拿着册子转身又往滩涂走。 其实大家想尝海鲜的心思能理解,可犯不着拿健康赌。菜市场里的海鲜都是经过检疫的,吃着放心;超市里的冷冻海鲜也有正规来源,价格也不贵。非要冒着风险捡台风天的“免费海鲜”,万一吃出问题,医药费比买海鲜贵几十倍不说,还得遭罪。警方后来不得不联合城管,在海边拉起警戒线,安排人员巡逻劝导,可还是有人绕着警戒线找缝隙往里钻。 说到底,这不是“捡便宜”,而是“捡风险”。台风过后的海边需要清理和消毒,而不是当成“免费菜市场”。那些被浪冲上岸的海鲜,看着鲜活,实则藏着看不见的危险。真想吃海鲜,不如去正规渠道买,别让一时的贪念,变成后悔莫及的麻烦。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台风过境后市民提桶狂捡海鲜,警方出动无人机提醒:千万勿食用 海边的马路上还留
诸位平安
2025-09-26 12:46:08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