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资本抄底中国文娱:比台词更该警惕的是文化失守 真是没想到 除了辱华台词还有更可怕的事 原来韩国资本一直在大力收购中国的文娱产业 苏州华谊电影世界、海昌海洋公园项目都已经被韩国私募基金 MBK 收购股份 这家叫MBK的韩国私募可不是新手,在圈里出了名的会"抄底"。2021年就花65亿把武汉、成都、天津、青岛的海昌海洋馆收了,连郑州在建的项目都拿了66%的股权,今年干脆全资买下苏州华谊电影世界,改名换姓成了"海合安苏州阳澄半岛乐园"。算下来它手里这五个文旅项目,一年能接待1200多万人次,在中国文旅圈早成了不容小觑的玩家。 更值得琢磨的是它的套路。专挑那些地段好却运营不善的"困境项目"下手,苏州那个乐园就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里,东临上海、辐射长三角,本来握着一手好牌,却被原运营方搞到官司缠身、差点破产。MBK一接手就砸一个亿改造,引入亲子向的奶龙IP,还搞了个《状元归来》的演出蹭盛唐文化热度,连夜游经济的风口都踩得精准,改造后暑期就接待了35万游客。这套打法它早就在日本验证过,当年金融危机抄底大阪环球影城,八年就把客流量翻了倍,最后高价卖出赚得盆满钵满。 让人揪心的不只是资产易主,更是背后的文化话语权风险。之前有网友扒出,横店影视城让韩国公司拍剧,对方转头就把中国古建筑场景标成"韩式古风"在海外传播。再想想那些韩剧里把汉服改得四不像、让明朝使臣下跪的情节,真没法不担心——当韩资掌控了文旅项目的主导权,会不会用同样的套路重构我们的文化叙事? 更尴尬的是,这些优质资产被收购,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救援体系跟不上。国内遇到困境的文旅项目,要么等其他企业"看对眼"接手,要么靠地方国资兜底,能被救回来的只是少数。MBK这种基于财务模型的专业基金,正好补上了这个缺口,但也趁机拿走了苏州、青岛这些新一线城市的核心文旅资源。 资本逐利本无可厚非,MBK盘活困境项目的能力确实值得学习。可文娱产业从来不止是生意,苏州乐园里的《状元归来》讲着中国故事,却是韩资在制定规则;海昌海洋馆承载着孩子的记忆,最终要给韩国资本创造收益。网文领域已经吃过亏,当年帮韩国培训运营,结果人家反超占领海外市场,中国IP改编权大量流失,这种教训真该记牢。 我们缺的或许不是优质文旅资产,而是像MBK这样专业的困境救援机制。要是能有自己的基金接住那些暂时陷入困境的项目,既不用看着优质资源外流,也能守住文化表达的主动权。毕竟资本可以没有国界,但文化的定义权,真的不能拱手让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中韩娱乐圈 韩国文化产业 韩娱圈争议 全球娱乐资本 中韩投资 文化资本市场 文化产业投资
韩国资本抄底中国文娱:比台词更该警惕的是文化失守 真是没想到 除了辱华台词还
诸位平安
2025-09-26 07:45:5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