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反对中国建造核动力航母?不打仗优点多多,一打仗全是缺点?伴随福建舰海试进程的

凡之谈世界 2025-09-26 09:05:12

坚决反对中国建造核动力航母?不打仗优点多多,一打仗全是缺点?伴随福建舰海试进程的展开,针对中国核动力航母的话题越来越多,同时也涌现出一些争论,部分人员坚决反对中国建造核动力航母,声称不打仗优点多多,一打仗全是缺点。 这种观点看着好像有道理,其实是没搞懂核动力航母的真实价值,也忽略了中国的实际需求。 所谓的 “战时缺点”,最常被提的就是维护慢、抗损差。早年美国尼米兹级早期型号确实出勤率不如常规动力,但那是几十年前的老黄历了。 现在福特级航母把换料大修间隔拉到 25 年,维护时间比以前缩短了近两年,技术早不是当年的水平了。 中国造福建舰用的模块化技术,效率本身就高,将来核动力航母的维护只会更方便,根本不存在 “一打仗就掉链子” 的问题。 还有人怕反应堆被击中泄漏,这更是想多了。现在的核动力技术早有多重保障,中国的 “玲龙一号” 反应堆用了固有安全技术,就算出极端情况,靠自然循环就能带走热量,不用怕炸了漏了。 法国戴高乐号的反应堆有专门的安全壳,美国航母跑了几十年也没出过实战核泄漏,这些都是经过验证的,不是纸上谈兵。 真打起来,航母编队有层层防护,导弹根本没那么容易打到反应堆,就算真碰到危险,安全设计也能兜住底。 其实核动力航母的优势,恰恰在打仗时最管用。中国 85% 的能源运输要走南海马六甲航线,远海护航不能没有靠谱的平台。 常规动力航母每隔 45 天就得加油,一次加满 8000 吨重油要花 2400 万,远海任务光油钱就受不了,还耽误事。 核动力航母加一次燃料能跑二三十年,理论上能连续巡航 90 天,不用总找补给船,这在远洋作战里太关键了。 而且核动力省下来的空间能多装 50% 的舰载机弹药,在战区能多待 40% 的时间,中国海军研究院算过,核动力编队作战效率比常规的高 25%,这在战场上就是输赢的差别。 舰载机出动快慢更是打仗的关键。核动力能提供充足的电力和蒸汽,支撑电磁弹射系统。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陆基测试已经很稳了,将来用到核动力航母上,舰载机出动效率能提 25% 以上,别人还没反应过来,咱们的战机就已经升空了。 美国企业号航母在越战里单日出动 165 架次轰炸,靠的就是核动力带来的持续动力,这就是实战里的硬实力。 至于“不打仗时的优点”,这可不是没用的 “花瓶”。和平时期核动力航母能镇住场子,就像美国企业号冷战时搞环球航行,靠核动力不用补给,直接给苏联施压,这就是威慑力。 中国亚丁湾护航十几年,常规动力航母来回奔波费劲,核动力能长期待在那里,商船安全更有保障。遇到地震海啸之类的灾难,核动力航母能带着物资长期救援,不用总等补给,这也是实实在在的用处。 有人觉得造核动力航母费钱,其实算总账更划算。美国福特级造价 129 亿美元,但中国造舰成本是美国的三分之一,福建舰就比国外同类型便宜不少。 而且全寿命下来,核动力能省一大笔燃油费,山东舰一次远洋任务油钱就 1.35 亿,核动力几乎不用花这笔钱,长期用反而更省钱。现在 “玲龙一号” 模块化反应堆批量化生产后,造价还能降,根本不是 “花不起” 的事儿。 中国造核动力航母也不是瞎折腾,技术早有积累。海军政委都说了 “没有技术障碍”,“玲龙一号” 的小型堆技术成熟,核动力破冰船也在造,这都是在为航母铺路。 核潜艇技术搞了几十年,基础原理相通,再加上民用核电的经验,舰用核动力根本不是难题。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已经用上了,配套的歼 - 35、空警 - 600 舰载机也准备好了,就差核动力这最后一步。 那些说 “没必要” 的人,是没看到中国的海外利益有多广。现在中国的贸易和能源大多要走远海,没有核动力航母,这些利益就没人保护。 常规动力航母在家门口转转会还行,到印度洋、太平洋就力不从心了。核动力和常规动力根本不是对立的,常规动力守近海,核动力护远海,搭配着用才合理,不是浪费资源。 说到底,核动力航母的 “战时缺点” 早被技术堵上了漏洞,而它的优点不管打仗还是和平时期都离不开。 中国造核动力航母,不是为了争面子,是为了护着自己的海上生命线,守着海外利益,让别人不敢随便惹事。 这不是穷兵黩武,是实实在在的安全需求,跟当年建核潜艇、造常规航母一个道理,都是为了家里安稳。

0 阅读:0
凡之谈世界

凡之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