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强硬表态,要告诉全世界,俄罗斯有实力有能力应对所有威胁和挑战,如若

是逸屹呀 2025-09-25 12:34:15

俄罗斯总统普京强硬表态,要告诉全世界,俄罗斯有实力有能力应对所有威胁和挑战,如若不信,那就试试看。   普京那句掷地有声的“不信可以试试”,远非一时兴起的口头威胁,揭示了俄罗斯一套融合了军事、外交、经济与国内动员的“复合式威慑”战略,既有极限施压,也有外交手腕,背后则是整个国家机器的全面转向。   莫斯科的对外沟通,刻意营造出一种让人捉摸不透的战略模糊,它一边展示那些能让北约反导系统形同虚设的硬核家底,比如可携带10个分导式核弹头的“萨尔马特”导弹,还有以20倍音速突防、现有防御系统根本无法拦截的“先锋”高超音速武器。   但同时,它又反复强调自己无意加剧紧张局势,始终将政治外交途径作为首选,甚至主动提出,如果美方同步,愿意在《削减战略武器条约》2026年到期后再遵守一年,以避免新一轮军备竞赛。   这种威慑力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根植于其强大的国家执行力,俄罗斯正以一种惊人的决心,将整个国家资源“军事化”。   2024年的军费开支飙升至1490亿美元,占据财政总收入的40%,这意味着每天都有约453亿卢布投入国防。   为了支撑这种消耗,民用产能开始向军工生产倾斜,坦克工厂实行三班倒工作制,T-90M坦克的月产量从10辆猛增到50辆,还通过远超社会平均水平的前线薪资和高达15万美元的阵亡抚恤金,维持着一支239万人的庞大军队。   当然这一切都有沉重的代价,这种对“战争韧性”的极致追求,换来的是上半年14.1万家公司的破产,三分之二民众深陷债务,以及43%的建筑企业停工,这清晰地表明,克里姆林宫在“安全”与“繁荣”之间,做出了毫不犹豫的选择。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的威慑力并不只靠自身,它成功撬动了全球多极化的趋势,在西方之外建立起一个坚实的战略纵深,面对欧洲的能源抵制,去年俄罗斯的石油出口量反而增加了5%,新的大买家是中国和印度。   一个“不结盟但有伙伴”的格局正在形成,去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印度进口石油的40%来自俄罗斯,伊朗则在无人机技术上提供了支持,就连北约成员国土耳其,也在俄乌之间保持着模糊立场,一边向乌克兰卖武器,一边又采购俄制S-400系统。   这种全球布局,加上俄罗斯作为全球最大小麦出口国的地位,以及能源这张王牌,有效地对冲了西方的孤立政策,联合国投票中谴责俄罗斯的声音减少,也反映出许多发展中国家不愿再简单选边站队。   普京的强硬姿态,是建立在国家勒紧裤腰带、经济结构战时化以及外交路线“向东看”的基础之上的,这套组合拳最终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俄罗斯自身的韧性,更深刻地与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捆绑在了一起。   以上信息来源于参考消息 普京称愿延期俄美核军控协议,希望美国对等回应

0 阅读:32

猜你喜欢

是逸屹呀

是逸屹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