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首相宣布了!9月24日,卡塔尔埃米尔,国家元首塔米姆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公开宣布,将以色列对首都多哈的袭击定性为“国家恐怖主义”。 以色列9日的这次袭击,本身或许只是又一次地缘冲突,但当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在当晚新闻发布会上,用“国家恐怖主义”这个词给事件定性时,一切都变了。 这四个字,在主权国家之间几乎是禁忌,分量重到足以压垮任何脆弱的外交关系,它标志着多哈彻底告别了过去那个偏好对话、避免对抗的地区调解者形象。 这一次卡塔尔选择不再斡旋,而是亲自下场,扮演一个被侵犯主权的受害者,一个国际规则的捍卫者。 这种姿态的转变,绝非一时冲动,从穆罕默德的记者会,到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在9月24日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这是一场从本国到世界最高舞台的协同宣告,卡塔尔不只是喊话,他们直接组建了法律团队,要把这场政治风波推向法律审判的层面。 愤怒的核心,不仅仅是主权被侵犯,更让卡塔尔无法容忍的是,袭击发生时,他们正在主持和平谈判,以色列的代表团甚至就在现场。 这种在自家客厅里被“掀桌子”的背叛感,是对基本外交道德的公然践踏,在卡塔尔看来,内塔尼亚胡此举就是为了个人利益,蓄意破坏和平。 更深层的寒意,来自所谓的盟友体系,美国在袭击发生10分钟后才传递“预警”,这让卡塔尔官方直接否认了“提前收到预警”的说法,这个迟到的消息,与其说是提醒,不如说更像是一种通报,让卡塔尔彻底感受到了被安全网抛弃的孤立。 欧洲那边,谴责声浪倒是整齐划一,欧盟、法国、德国、英国、瑞士,措辞都很严厉:“侵犯主权”、“不可接受”、“违反国际法”、“可能导致局势升级”,马克龙更是直言,必须阻止战争蔓延。 然而在许多人看来,这些谴责听起来总觉得有些苍白,人们不禁会想起西方在面对其他“规则破坏者”时,动辄挥舞制裁大棒的模样。 这种鲜明的对比,恰恰坐实了那种“规则为王,但看是谁”的双重标准,也损害了他们自己长期标榜的信誉。 而在中东地区,反应则更加激进,伊拉克直接呼吁召开阿盟外长紧急会议,阿尔及利亚则认为这暴露了以色列根本无心和平,卡塔尔自己也在呼吁,整个地区需要采取一致行动,相比于西方的外交辞令,这里的国家更渴望的是建立一个集体反制机制。 说到底,没有任何一个主权国家能容忍自己的首都在谈判期间遭遇轰炸,卡塔尔这一次强硬地喊出“国家恐怖主义”,不仅仅是为自己发声,也仿佛代表了那些常年被国际规则双重标准所困扰的国家。 多哈上空挑战的,是那个心照不宣的“大国特权”和模糊的规则底线,这很可能会彻底改变地区舆论的风向,甚至让一些国家重新审视自己与以色列的关系。 这场由语言引爆的规则之争,才刚刚开始。
卡塔尔首相宣布了!9月24日,卡塔尔埃米尔,国家元首塔米姆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
是逸屹呀
2025-09-24 12:34:1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