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议员代表团低调抵京三天,拜会密集,最后一刻说出重点:想让中国买波音飞机,

阿皮历史库 2025-09-25 10:58:56

美国国会议员代表团低调抵京三天,拜会密集,最后一刻说出重点:想让中国买波音飞机,还得是大单。     代表团在9月21日抵达中国,算是六年来美国国会议员的首次访华,领队是民主党籍的众议员史密斯,在国会军事委员会长期担任要职,这次带队也有明确任务。     在北京停留三天的过程中,他们接触了一系列中方高层,外界普遍关注其背后释放的信号,因为这并不是例行访问,而是经过特别安排的。     在公开消息里,直到最后阶段史密斯才开口,希望中国买更多波音飞机,说白了就是要推动大宗采购订单,把波音从连年的困境里拉出来。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场景?简单说,和中美贸易长期博弈脱不开关系。     过去几年,美国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了极高的关税,最高时对华输美商品的整体平均税率达到一百多个百分点,而中国也进行了对等反制。     直到今年五月份,美国政府一度宣布将把针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临时降低,从原来的145%降到30%,缓冲期设定为90天,显然是为了给谈判留空间。     这种税率的大起大落背后,实际上是美方极度矛盾的心态,既要继续在政治上对中国施压,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两国贸易是高度依存的。     尤其波音问题更加典型,波音在过去五年里在中国市场几乎被边缘化,原因一方面是自身产品质量频出问题,特别是737 MAX造成的全球停飞,另一方面则是中美关系恶化,导致中国航空公司更愿意从空客下单。     以最近一次为例,2022年中国三大航联合订购了近300架空客客机,总值接近2500亿元人民币,那一年几乎没有人提起波音的新订单。     而波音公司自己公布的数据也显示,自2018年以来来自中国的新飞机订单屈指可数,只有几十架,还时常被取消,和以前动辄上百架的时代完全没法比。     对于华盛顿来说,这个局面几乎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波音不仅是美国制造业的代表企业,更是国会的重点保护对象。     很多国会议员所在选区都有波音的供应链工厂,飞机销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政治资本。     因此这次国会议员访华,再怎么热场外交,最后都要落到一个点上,就是让中国增加采购,最好是一种象征性的“超级大单”,既能稳住波音的财务,又能给国内选民一个交代。     从中国的角度看,采购飞机从来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它往往和大国外交挂钩。     历史上,每一次中美关系出现积极转折,都会看到波音的身影,而当关系冷却,波音就是首先受伤的公司。     1970年代中美建交初期,波音正是最早进入中国的美国品牌,1990年代和200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时期,中国航空公司大批购买波音客机。     反过来,当中美关系陷入摩擦,比如特朗普第一任期发动的关税战,波音失去订单就是直接后果。     这种情况在过去几十年一再出现,正如有评论说中美关系“冷热交替,波音最敏感”。     所以这一次史密斯带队代表团提出波音,也是符合长期逻辑的。     不过要注意一个细节,美国国会代表团此行的氛围是“低调”,不是“高调”。     这和以往来北京进行政治表态的国会动作不同,说明他们心里其实清楚,现在的中方立场很稳,任何姿态过于张扬都可能得不到回应,所以选择以寻求经贸合作的方式作为切口。     官方媒体和美国政客的公开表态都小心翼翼,用词克制,从侧面说明了他们自己要的东西并不好拿。     然而订单能不能成,取决于美国自己的态度。     如果一边要卖飞机,一边又切断芯片供应,取消中国留学生签证,还在军事上不断挑衅,那订单就不可能成。     中国已经多次讲明态度,合作要基于互利共赢和相互尊重,而不是单方面的要求。

0 阅读:0
阿皮历史库

阿皮历史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