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时,战犯吴绍周提出两条妙计对抗美军,主席:提前特赦 。一份6万字的战术报

观史亦鉴 2025-09-22 14:41:54

抗美援朝时,战犯吴绍周提出两条妙计对抗美军,主席:提前特赦 。一份6万字的战术报告静静的躺在主席的办公桌上,此时他正位于中南海,看着这从北京千里迢迢传过来的战术报告,口中是毫不掩饰的赞赏:“切中要害”。 这份战术报告的作者正是吴绍周,曾经是国民党赫赫有名的中将。他成长于乡野之间,1902年出生在贵州天柱县的一个小苗寨,这个苗寨里没出过什么高人,文化水平普遍都低,十几岁他就在家里帮忙种点田,维持温饱。 到了20岁,家里实在是穷的吃不起饭,吴绍周考去了贵州学兵营。他当时其实也没想着学什么名头出来,只想着能给口饭吃就行。 但是,他在学兵营里学到了不少知识后,愈发觉得光吃饭不行,得学出点名头来,在从学兵营出来后,转头进了贵州讲武堂。 1927年,他开始跟着蒋介石混,直到抗战时期,吴绍周已然是个经验丰富的前辈了,位置也水涨船高地做到了团长、师长。 但到了1948年淮海战役开打时,事情发生了转变,在与解放军斡旋中,他的部队没几天便被团团包围。  当时他是和黄维一起去增援的,黄维想着拼一把突围出去,吴绍周却带着参谋部举了白旗,这番举动让他的军旅生涯到此结束,被押往了功德林。  当年台儿庄战役中,他曾不畏强敌悍然出击,正面迎接敌人猛烈的攻势。紧接着他在鄂北战役里歼灭大量日军,夺回我国失去的领土。 西峡口战役里,他更是勇猛过人,用兵出奇,通过诱敌深入的方式,干掉日军的两个旅团。一次又一次的胜仗中,不难看出他是一个极有战争谋略的人。 为什么此次却失败了呢? 在功德林,他不断反思自己为什么输。为了更加透彻的弄明白失败的原因,他开始研究毛泽东曾经写过的文章。 在几个月的研究后,他长叹一口气:“脱离群众、照本宣科,确实是我们输的根本原因啊!”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北京顿时忙了起来。吴绍周主动加入研究美军战术的小组,连夜研究美国经典的太平洋战役,他表示美军的缺点有三:一是依赖无线电;二是夜战能力极差;三是侧翼防卫懈怠。 于是,他写了一份6万字的报告,针对上述三个问题提出了建议:首先切断无线电,尽量夜战突袭;其次,贴近敌人战斗,让美军引以为傲的炮火和空军乏力。 最后他说:由于敌我双方火力差距很大,可以通过挖坑道的方式来躲避炮火。 1950年10月,这份报道被送到军委,其中对美军的分析可谓十分细致,连美军的后勤习惯都注意到了。 主席看完后评价:“切中要害,很有价值。”第二个月,吴绍周就因战术有效,被提前特赦。 1950年11月,志愿军38军按照吴绍周的建议夜袭,打了美军一个措手不及,在敌我双方装备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况下,干掉对面2000多人! 1952年在上甘岭战役里,敌方采用火力压制,炮火几乎将山头都要削平,志愿军在山体下挖了20公里的坑道,用这坑道保住了不少的同胞,吴绍周的计策再一次发挥了巨大作用。 吴绍周64岁病逝,虽然他没有亲自去过朝鲜战场,但他的计策护住了战场上的千万同胞。 他在长沙合上双眼时,桌子上仅有一本翻烂的《毛选》,虽然当初立场不同,但他幡然悔悟,随后为国出力助战朝鲜,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关于美军战术之研究》吴绍周、杨伯涛著

0 阅读:243

猜你喜欢

观史亦鉴

观史亦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