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又沸腾了 当地时间9月19日,印度外交发言人宣布:印度和美国决定努力达成互利的贸易协议,并将两国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 同时印度和加拿大、新西兰进行沟通,一致同意采取措施重新启动对话机制,并进行贸易谈判。 显然,当下的印度十分开心,因为他们不仅能够和美国谈妥,而且有望和新西兰、加拿大等其他国家就贸易问题进行沟通,从而为印度获得更多投资。 要知道,这两年印度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美国之前因为石油的事对印度很不满,说印度买俄罗斯的低价原油再卖出去赚钱,二话不说就把关税提高到了 50%。 印度商家急得团团转,很多出口美国的商品都快卖不动了。可印度也有自己的难处,买俄罗斯石油确实能省不少钱,前前后后算下来节省了 126 亿美元呢,这些钱能让老百姓用上更便宜的汽油,谁愿意轻易放弃啊?就在这僵持不下的时候,美国突然松口愿意谈贸易协议,这背后的心思可不简单。 美国之所以愿意和印度好好商量,一来是看中了印度这个大市场,二来也是想拉着印度一起制衡中国。 根据美国一个印度问题研究机构的预测,要是贸易顺顺当当发展,到 2025 年美印之间的生意额能从现在的 1430 亿美元涨到 2380 亿,运气好的话甚至能冲到 3270 亿美元。 美国企业早就眼馋印度的市场了,像苹果公司已经在印度开了工厂,要是关税降下来,肯定会有更多美国公司来印度投资建厂,到时候老百姓就能找到更多好工作。 再说说新西兰,这个国家和印度谈贸易谈了十年都没成,主要卡在牛奶、奶酪这些乳制品上。新西兰的恒天然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乳制品企业,他们总想把奶粉卖到印度来,可印度自己也有很多奶农,一旦放开市场,本地牛奶价格可能会下跌,奶农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这次印度愿意重新谈判,肯定是想通了,与其一直僵持着,不如各让一步。新西兰那边可能会同意降低印度芒果、香料的进口关税,印度则可能有限度地放开乳制品市场,比如允许少量新西兰奶粉进来,但会设定一个数量上限,超过这个数就要多交税,这样既能做生意思,又能保护本地奶农。 至于加拿大,虽然具体谈什么还没细说,但明眼人都能猜到,加拿大肯定想把更多的 pulses(一种豆类)卖到印度,而印度则希望加拿大放松对印度 IT 人才的签证限制。 现在全球都缺技术工人,印度的软件工程师水平高、工资又比欧美低,要是能更容易去加拿大工作,不光能赚更多外汇回来,还能学到先进技术,这对印度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太重要了。 印度这次一口气和三个国家谈贸易,可不是随便拍脑袋决定的,这背后有个大战略。你看,美国给印度加关税的时候,印度就转头和欧盟加紧了谈判,现在印欧之间的贸易额已经达到 1375 亿美元,比美印贸易还多。 欧盟在印度有 6000 多家公司,给印度人提供了 200 万个直接工作岗位,还有 600 万个间接岗位。这次又拉上美国、新西兰和加拿大,等于在西方世界织了一张贸易网,不管和谁做生意,印度都有底气了。这就像咱们过日子,多几个亲戚互相帮衬,日子总能过得更踏实。 有些人可能会担心,打开国门会不会让外国商品冲垮本地产业?其实印度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比如和新西兰谈乳制品,印度肯定会小心翼翼,不会一下子全放开。 再看汽车产业,印度对进口汽车收很高的关税,就是为了保护本地的塔塔汽车这些企业。现在印度的制造业慢慢起来了,苹果、三星都在印度生产手机,说明印度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已经有竞争力了,适当开放市场反而能倒逼本地企业进步。 最让人高兴的是,这些贸易协议能实实在在带来好处。就拿印欧贸易来说,已经有 200 万人靠欧盟企业吃饭了。要是和美、新、加的协议都落实了,不知道又能多多少工作岗位。 农民能把芒果、香料卖到更多国家,价格能卖得更好;工人能在外国投资的工厂里找到稳定的工作,工资也能涨一涨;年轻人学 IT 的,以后去加拿大、美国工作的机会也会更多。 所以说,印度这次是真的抓住了好机会。通过灵活的外交手腕,既解决了和美国的关税矛盾,又拓展了和其他西方国家的贸易渠道,这不仅能让国家更有钱,更能让普通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难怪印度人这么开心,换作谁家里有这么多好消息,都会高兴得合不拢嘴啊。未来几年,咱们很可能会看到印度经济越来越有活力,这股 “沸腾” 的劲头,恐怕还会持续很久呢。
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印度现在种姓制也在崩溃。 以前我们一提到印度,十有八九都会
【36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