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全世界都在赌中国和美国究竟谁先撑不住,现在的情况是中国有货,美国有钱,可美国的钱买不到中国的货,中国的货也卖不出去,赚不了钱。 眼下中美之间这贸易僵局,说直白点就是美国手里握着美元,想抢中国的好东西,可自家政策到处设卡;中国工厂里堆着满当当的货,想赚美国的钱,路却被堵得越来越窄。 就说新能源里的太阳能板吧,中国做这个的本事全球都认,市面上八成以上的太阳能板都是中国工厂造的,质量靠谱还不贵,本来正好帮美国推进清洁能源。 可美国偏要护着自家的产业,2024年把关税一下提了不少,从原来的25%涨到50%。这一下可坑了美国本地搞安装的商家,要么咬牙买贵的,要么就只能把项目往后拖,结果美国太阳能市场的发展速度明显慢下来了。 中国这边,好多生产线都闲在那儿,只能转头往欧洲、东南亚卖,可那边的需求没那么大,不少做光伏的企业利润都快撑不住了。 更逗的是,有些美国企业想绕个弯,从东南亚转一手买中国的货,结果又撞上美国的调查,这迂回的路子都快被堵死了。 再看科技产品这块,更是搅得特别乱。美国想保住自己的技术优势,早早就把华为这些中国企业列了禁令,不让美国运营商用华为的5G设备。 可华为的5G基站技术是真的强,欧洲的爱立信、诺基亚根本比不过。单说研发投入,2017年华为投了130亿美元,诺基亚才56亿,爱立信才44亿,而且华为交货还快。 这么一来,美国的5G建设就慢了,比当初计划的晚了一年半还多,好多郊区和农村到现在都用不上高速5G网。 反过来,美国想卡中国芯片的脖子,不让高端芯片卖到中国,可转头发现自己造芯片、造导弹,都离不开稀土加工出来的东西,而这东西90%以上都得从中国买。 中国2023年挖的稀土矿就有24万吨,占了全球近七成,而且全世界就中国有完整的稀土加工产业链。有意思的是,美国一边喊着要跟中国脱钩,一边还得乖乖来中国买加工好的稀土。 农产品市场这拉扯也挺热闹。以前美国大豆在中国特别好卖,2017年之前每年都能卖三千多万吨到中国,占了美国大豆出口的六成左右。结果贸易战一打,中国也加了关税,从美国买的大豆一下少了一半,只剩1664万吨。 后来虽然有点恢复,但到2024年,美国大豆在中国进口里的占比已经从33%掉到21%了。中国买家把订单都转给巴西了,美国的农民只能看着仓库里堆着的大豆发愁,就算政府给补贴,也补不回丢了的市场损失。 而中国这边,虽然找着了替代的卖家,可从巴西运过来的成本比从美国直接买高不少,最后这些钱还是多多少少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了。 消费品市场的情况,普通美国人逛超市的时候最有感觉。走进沃尔玛、塔吉特这些地方,会发现好多东西都悄悄涨价了。比如阿迪达斯的运动鞋,在美国卖得比以前贵,因为越南生产的鞋子要交20%的关税,可越南工厂用的原材料和设备,好多还是从中国来的。 最有意思的是,就美国市场涨了价,全球其他地方的价格压根没怎么变。好多美国零售商怕关税再涨,只能提前囤货。 就连苹果这种美国科技巨头,也绕不开这个怪圈。苹果一直想把生产线从中国迁走,比如iPhone15里中国零件的比例已经降到2%了,可到了最新的VisionPro虚拟现实设备,中国供应链的占比反而高达60%。从立讯精密帮忙组装,到领益智造做散热的零件,几乎都是中国制造。 这背后的道理特简单:高端电子产品要做得精细,得有成熟的产业集群和熟练工人,不是随便找个国家就能替代的。 美国消费者买东西多花的每一分钱,中国工厂因为没订单闲下来的每一台机器,都是这场僵局里实实在在的损失。 说到底,现在全球产业链早拧在一起了,想彻底断开根本不现实,可眼下这种买卖做不痛快、又没法完全不依赖对方的状态,恐怕还得持续好一阵子。
美国特使撒弥天大谎,中方拒绝向基辅派兵,王毅:中国不策划战争。美国从上到下真是没
【2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