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喝下毒酒时才明白:真正要他命的,不是高俅,不是皇帝,而是那个被他用60个梁山兄弟的命,亲手灭掉的方腊。 当宋江饮下那杯御酒时,梁山传奇就此落幕。这个曾经拥有一百零八将的水泊梁山,为何会在征讨方腊后损失如此惨重,最终走向覆灭? 梁山好汉在招安前几乎未有重大损失,无论攻打祝家庄、曾头市,还是征辽、平田虎王庆,核心将领都能全身而退。但征方腊一战,却有七十位好汉命丧江南,仅三十六人生还。 这样的伤亡对比背后有着多重原因,地理环境首当其冲,梁山好汉多为北方人,对江南水网密布、山岭重叠的地形极不适应。通臂猿侯健、金毛犬段景住等多位将领都因溺水身亡,中箭虎丁得孙更是被毒蛇咬死。 南方瘴气和瘟疫也成为致命威胁,张横、穆弘、等好汉集体病倒,而军中缺乏有效的医疗救治。更关键的是,神医安道全被宋徽宗留在京城,使梁山失去了最重要的医疗保障。 金枪手徐宁中毒箭后,因无良医救治而痛苦离世。如果安道全随军,徐宁、林冲、杨志等因伤因病去世的好汉很可能得以保全性命。 入云龙公孙胜的提前离去同样影响重大,面对方腊阵营的包道乙和郑魔君时,梁山缺乏相应的制衡力量。包道乙用飞剑斩断武松左臂,郑魔君连杀王英、扈三娘,梁山只能被动挨打。 方腊的实力确实超出了梁山此前遇到的任何对手,他占据八州二十五县,兵马四五十万,手下猛将如云。石宝一人就击杀了索超、邓飞、鲍旭、马麟、燕顺五员梁山将。 招安后的梁山内部也出现了分化,许多好汉对招安并不认同,却被迫跟随宋江南征北战。朝廷还刻意留下了萧让、金大坚、皇甫端、乐和等专业人才,进一步削弱了梁山的整体实力。 宋江在战略上的分兵决策也存在问题,面对方腊的广阔地盘,他将本就不多的兵力分为三路:自己攻润州、常州、苏州、杭州;卢俊义攻宣州、湖州、歙州;水军单独行动。 虽然最终平定了方腊,但梁山付出的代价前所未有。回到京师的三十六人中,又有不少人选择离去:武松出家六和寺,燕青悄然隐退,李俊带着童威、童猛远赴海外。 此时的朝廷不再忌惮梁山残余力量,高俅等权臣轻易地用毒酒结束了宋江的性命。方腊既平,梁山再无利用价值,这正应了那句古话:鸟尽弓藏。 征方腊一役,宋江既消灭了朝廷的心腹大患,也消耗了梁山的根基力量。当他用兄弟们的鲜血换取功名时,恐怕未曾料到自己的结局早已注定。 网友热评: 好多网友替梁山好汉不值,觉得他们“跟错了大哥”。 “宋江的官袍,真是兄弟们用血染红的!打方腊死得太惨了,六十多个好汉说没就没了,最后自己也没落个好下场。” “梁山实力有限,一直硬扛朝廷估计也是死路一条。招安虽然被利用,但好歹搏了一把,只是没想到代价这么惨重。” “方腊骂得对!宋江就是想当官想疯了,打着忠义的旗号带着兄弟们送死,结果鸟尽弓藏,被朝廷卸磨杀驴。” 说到底,宋江征方腊,就是一场被朝廷算计的悲剧。朝廷用了“驱虎吞狼”的计策,让两支起义军自相残杀,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宋江想通过招安为兄弟们谋个出路,却低估了政治的残酷和战争的代价,最终兄弟离散,自己也成了牺牲品。 如果你是梁山好汉,你会支持宋江招安,还是像方腊一样坚决反抗到底?或者有第三条路可走?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信源: 《宋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范圭《宋故武功大夫河东第二将折公(可存)墓志铭》(1993年出土) 李埴《十朝纲要》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
乾隆之所以选择嘉庆当皇帝,原因也是很无奈的。因为在嘉庆之前,乾隆先后选择了5位接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