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有个男子低价买了一座荒宅,就在住进去的第一晚,发现宅子里住着一个老妇人,老

历史趣闻社 2025-09-16 00:13:18

古时,有个男子低价买了一座荒宅,就在住进去的第一晚,发现宅子里住着一个老妇人,老妇人说她是宅子原来的主人,男子便让她继续住着。之后男子做生意遇到了困难,遇到了贵人才能以脱困,男子感谢时贵人却让他回家看看。 这男子叫陈阿福,是个老实本分的布商,之前在镇上租了个小铺面卖布,攒了几年钱才买下这处荒宅——听说前主人家道中落搬去了外地,宅子空了快十年,墙皮都掉了大半,院里的草长得比人还高。他当初让老妇人留下,也没多想,只觉得老妇人头发花白、说话温和,不像坏人,反正宅子大,多个人也热闹。 这会儿听贵人这么说,陈阿福心里犯了嘀咕。他刚从贵人的绸缎庄出来,手里还攥着贵人借他的五十两银子——前阵子他进了一批江南的好布,谁知运货的船在河里翻了,布全泡了水,赔得底朝天,铺面都快交不起租金了。这贵人姓柳,是刚到镇上开绸缎庄的大老板,不知怎么听说了他的难处,主动找他,不仅借了银子,还答应让他从自己庄里拿布卖,赚了钱再还本钱。他刚要给柳老板磕头谢恩,柳老板却扶着他笑:“不用谢我,你先回家看看,自有缘由。” 陈阿福揣着银子往家赶,刚进院门就看见老妇人坐在台阶上择菜,阳光洒在她花白的头发上,倒显得格外亲切。他走过去递上刚买的芝麻糖:“婆婆,您尝尝,镇上张记的,甜得很。”老妇人接过糖,指尖轻轻碰了碰他的手,忽然问:“你是不是遇到好心人帮衬了?” 陈阿福一愣,赶紧把柳老板帮忙的事说了,还提了柳老板让他回家看看的话。老妇人听着,嘴角慢慢翘了起来,起身往自己住的西厢房走:“你跟我来。”西厢房他平时很少进,只知道老妇人把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这会儿一进门,他就看见墙上挂着一幅旧画,画里是个穿着长衫的男子,眉眼竟和柳老板有几分像。 “那是我家老头子,”老妇人指着画说,“当年他也是做绸缎生意的,柳老板小时候家里穷,在我家当学徒,有次得了急病,还是我家老头子背着他去看的大夫,给他抓药养病,没要过他一分钱。后来我们家遭了变故,搬去外地,跟柳老板断了联系,我年纪大了想回老宅子住,又怕新主人不答应,没成想遇到了你。” 陈阿福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柳老板是冲着老妇人来的!他想起自己刚住进来时,老妇人总帮他收拾院子,他忙得晚了,老妇人还会煮碗热粥端给他;他抱怨布卖得不好时,老妇人还跟他说“做生意要实在,不能缺斤短两”,这些话他都记在心里,从没当回事。 没过几天,柳老板就上门了,一进门就给老妇人磕了三个头:“张婆婆,我找了您好些年,没想到您在这儿。”老妇人拉着他的手,眼眶都红了:“好孩子,你有心了。”柳老板又转头对陈阿福说:“当初我听说这宅子卖了,本想过来看看新主人是啥样,后来听说你留着张婆婆住,还待她好,就知道你是个善人。你那批布出事时,我就想着帮你——既是帮你,也是替张婆婆报恩。” 打那以后,陈阿福的布生意越做越好,他从柳老板那儿拿的布质量好、价钱公道,镇上的人都愿意来他这儿买。他也没忘了老妇人,每天都陪老妇人说话,赶集时总给她买爱吃的软糕,冬天还早早给她备上厚棉袄。后来老妇人身体不太好,陈阿福就请了大夫来看,端药喂饭,比亲儿子还贴心。 有人问陈阿福,当初留老妇人住,就不怕惹麻烦吗?他总是笑着说:“人心都是肉长的,我帮她一把,她也帮我一把,哪想到还能遇到柳老板这样的贵人?说到底,还是待人真诚点好。”那座荒宅,也因为这一老一少的烟火气,慢慢变得暖烘烘的,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冷清。(出处:清代民间故事集《市井奇闻》)

0 阅读:10

猜你喜欢

历史趣闻社

历史趣闻社

社内趣闻,笑看历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