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为了延续香火绵延子嗣,在原配妻子的安排下,张謇纳了一房小妾,可小妾迟迟不怀孕,妻子着急:“再纳一个!”可第二个也未怀孕,甚至一气之下出家了。 在清末南通,一个状元家庭为传宗接代频频纳妾,第一妾久未孕,妻子急促再纳,第二妾也无喜讯,竟愤而出家,这桩事暴露了啥社会顽疾? 张謇出生在江苏海门一个普通农户家,家里穷得叮当响,父亲靠开小糖坊和种点地勉强过日子。他从小就爱读书,科举路上磕磕绊绊,好不容易1894年中了状元,当上翰林院编修。那时候,清朝末年,社会乱糟糟的,列强欺负中国,国内又闹饥荒闹起义。张謇家在南通那边,通过经商攒了点家底,社会地位也上去了,可家里头疼的事是没儿子传香火。这在老社会可是大事,家族财产、祖宗牌位都得靠男丁接着,要是绝后了,脸上无光,邻里还得戳脊梁骨。 张謇1874年娶了徐氏,原配老婆,出身书香门第,婚后俩人过日子,徐氏管家,张謇忙科举。1879年生了个闺女,叫张淑,可惜小婴儿仨月就没了,徐氏身子骨弱,再没动静。张家老小急了眼,徐氏自己也愁,多次跟张謇念叨,得纳妾添丁。张謇明白,这不光是家事,还牵扯家族脸面和社会压力。1885年,徐氏张罗纳了陈氏,十几岁的小姑娘,进门后也没怀上。1893年陈氏得病没了,埋在海门长乐镇。张謇家又纳管氏,还是没音讯,家里气氛越来越沉。 1897年,张謇老爹孝期满了,徐氏又催纳妾。她觉得家业大了,得赶紧生儿子。张謇同意,纳了梁氏。这就是标题里说的第一房小妾,梁氏进门,本想解决香火问题,谁知几个月过去,没动静。徐氏急了,天天盯着,家里人议论纷纷。梁氏压力山大,可还是没怀上。徐氏一咬牙,对张謇说“再纳一个”,就这样,又纳了吴氏。吴氏进门,家里盼着好消息,结果梁氏还是没孕,吴氏刚开始也没迹象。梁氏觉得自己在家地位低,干脆一走了之,1901年剃度出家,当了尼姑。张家傻眼了,这事闹得满城风雨,香火问题更棘手。 这事儿搁老社会挺常见,封建礼教把女人当生娃工具,男丁是天,女的命苦。徐氏作为正妻,也得操心纳妾,梁氏吴氏这些妾室,进门就为生儿子,没生就成累赘。梁氏出家,等于彻底甩手不管,家里丢人现眼。张謇呢,家庭闹心,可他没钻牛角尖,转头干大事。他知道国家落后,得实业救国。1898年,吴氏总算生了儿子张孝若,张家松口气,香火续上了。张謇借这机会,全身心扑在事业上。 张謇办大生纱厂,从1895年筹备,到1899年投产,南通纺织业起来了,雇了好多工人,带动当地经济。那时候,中国纺织靠进口,他想自力更生,减轻洋货压力。纱厂赚了钱,他又建码头、修路,南通交通方便了,货物进出顺溜。教育上,他1902年建通州师范学校,培养老师,推广新学。还办南通博物苑,1905年开张,收集文物,教人科学知识。张謇这些事儿,接地气,帮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说起来,张謇不光实业家,还是政治人物。1909年,他当江苏谘议局议长,推动立宪。辛亥革命后,1912年出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管全国工商业。民国初,他回南通,继续办厂办学。1920年代,南通成“模范县”,工业教育两手抓,全国学样。张謇一生,家庭麻烦没耽误他为国出力,体现了中国人骨子里的担当。
1897年,为了延续香火绵延子嗣,在原配妻子的安排下,张謇纳了一房小妾,可小妾迟
虎虎聊娱乐
2025-09-15 12:35: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