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州长真是太聪明了!他提出一个想法:加州和上海可以成为中转站,促进中美贸易往来

虎虎聊娱乐 2025-09-15 12:35:50

加州州长真是太聪明了!他提出一个想法:加州和上海可以成为中转站,促进中美贸易往来!他的想法是这样的,东方大国的货物从上海发出,经由加州再分发到全美。美国的货物从加州发往上海,再由上海分发到全国。这样一来,贸易战就没必要打了。 在美国西海岸一个繁忙港口,货轮鸣笛进出,集装箱层层叠放,这是否标志着中美贸易迎来新机遇?加州州长纽森的想法,将上海与加州连接成货物中转桥梁,中国货物从上海发出,经加州分发全美,美国货物从加州发往上海,分发全国,或许能缓解贸易摩擦,但政治压力下,这条通道能否顺利开通? 中美经贸联系本来就密不可分,加州作为美国西部经济要地,跟中国上海港合作基础牢靠。加州州长纽森一直重视对华经贸交流,2023年他率团访华,重点推动气候行动和经贸伙伴关系。在北京和上海的会晤中,纽森跟中方官员谈加强双边合作的机会。那次行程,加州代表团看到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巨大,2023年达到4910万标箱,全球第一。加州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处理美国三分之一对华货物进口,2023年双向贸易额超过1600亿美元。这些数据说明双方物流互补性强。纽森的想法就源于这些实际条件,他想通过具体举措深化联系,避免外部干扰正常贸易。 纽森构想把加州和上海定位成关键节点,实现货物高效转运。中国货物从上海港装船,跨太平洋到加州港口,再通过铁路公路网分发美国各地。美国产品从加州集结,运到上海港,辐射中国全国。这种模式注重速度和成本控制。2023年访华期间,纽森跟上海官员签谅解备忘录,建立洛杉矶-长滩-上海绿色航运走廊。备忘录包括用低碳燃料船舶,优先停靠权限,还共享技术提升港口效率。加州贸易办公室设在上海,帮助企业对接市场,处理豁免申请。比如硅谷公司通过这个渠道获得技术合作名目下的进口便利,避免高关税。港口升级上,上海自动化系统引入加州,长滩港装5G调度设备,卸货时间从48小时减到24小时。航线每周9班,货轮从上海出发,12天到洛杉矶,再48小时铁路运到芝加哥。高价值商品如电子器件和新能源车辆更快到目的地。 这种合作利用港口优势,降物流成本,推动经济增长。加州对华贸易每年贡献大量产值,硅谷企业保持订单稳定,上海港提升国际影响力。通过绿色走廊,双方减排放,船舶用甲醇燃料,港口共享数据优化调度。后续发展中,加州继续设贸易机构,中方支持企业参与。2024年10月,绿色航运走廊伙伴发布首份年度进展报告,概述减排进展。2025年3月,加州和上海领导在长滩港论坛讨论推进走廊,突出基础设施作用和政策需求。2025年4月,纽森表示要跟外国签贸易协议,规避关税,保护加州经济。2025年6月,中国-加州商务论坛在洛杉矶举行,主题增进互信,促进合作,传递互惠信息。 加州上海合作模式符合中美两国人民利益,体现互利共赢精神。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一直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贸易壁垒。加州这个想法,正好契合中方倡导的对话合作路径。想想看,上海港2024年吞吐量继续领跑全球,加州港口处理中美贸易四成以上货物。要是真把这条走廊建好,不仅降成本,还能带就业,稳供应链。 当然,合作不是一帆风顺。美国联邦层面有时搞关税,但加州有自己算盘,对华贸易带4000亿美元GDP,贸易战继续会损硅谷2000亿订单。所以纽森说加州得自己找出路。这招利用地理优势和政策空间,把贸易梗阻变高速路。上海和加州像两个超级节点,货物接力传,避关税,提高效率。现在关键看双方顶住压力,把贸易走廊做实。要是成了,能改中美贸易格局。 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协商解决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加州上海绿色航运走廊,就是个好例子。2023年9月,港口伙伴发布实施计划纲要,计划2025年开始部署低碳船舶。2024年,加州领导访上海,实地看港口运作,学创新经验。2025年论坛上,双方谈脱碳努力,涉及中远海运等企业。这些实打实举措,帮企业省钱,还护环境。 说到底,中美经贸本质是互补,中国货物丰富,加州技术先进。通过中转站模式,电子产品、生鲜食品时间短,成本低。比走东海岸绕地球快一周,对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加州签的贸易协议,比如绿色航运走廊,变相降物流成本。用沿海捎带政策,转货像绕桩游戏,省真金白银。

0 阅读:0
虎虎聊娱乐

虎虎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