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蒙一锤定音,普京等了整整十年,终于在北京“得偿所愿”?十年前,普京第一次在公

哈皮的高高 2025-09-15 11:24:52

中俄蒙一锤定音,普京等了整整十年,终于在北京“得偿所愿”?十年前,普京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出“西伯利亚力量2号”设想时,没人把它当回事。那时俄欧之间气还在流,钱还在赚,俄罗斯不缺买家,中国不缺路线,蒙古也根本没表态。但十年之后,一切都变了。 十年前普京在公开场合提出“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构想时,整个世界的反应就像听到一个遥远的传闻。那时俄罗斯的天然气正源源不断输往欧洲,2021年欧盟近45%的天然气都来自俄罗斯,每年通过乌克兰过境的天然气高达1500亿立方米,占俄对欧出口的70%,俄罗斯能源巨头俄气公司靠着欧洲市场每年赚得盆满钵满,根本不愁买家。 中国当时的天然气消费量刚过1800亿立方米,“西伯利亚力量1号”还在谈判中,国内能源供应主要依赖中亚管道和海上LNG,对新路线的需求并不迫切。蒙古国则在中俄之间保持着模糊态度,一门心思搞“第三邻国”战略,对过境管道这类项目既不拒绝也不表态,毕竟那时躺着赚过境费的是哈萨克斯坦,他们靠着中哈油气管道每年稳定获取收益,蒙古只能远远看着。 谁也没想到十年后的今天,局势会翻转得如此彻底。2022年俄乌冲突成了最大的转折点,欧洲开始加速与俄罗斯能源脱钩,俄对欧天然气出口量从2021年的1560亿立方米暴跌至2023年的490亿立方米,市场份额从45%缩水到15%。俄气公司2023年更是创下近25年来的首次年度亏损,净亏损达6290亿卢布,曾经的黄金客户变成了需要远离的对象。 更关键的是,2025年初乌克兰彻底终止了俄罗斯天然气过境协议,这条运行了30多年的能源大动脉就此关闭,斯洛伐克这样依赖俄气的国家一下子失去了70%的气源,欧洲不得不花高价从美国进口LNG,现货价格一度飙升到每兆瓦时45欧元,是美国本土价格的五倍还多。北溪管道爆炸事件更让俄欧之间的能源信任彻底破裂,俄罗斯终于明白,欧洲这个市场再也回不去了。 与此同时,中国的能源需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从2014年到2023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从1848亿立方米翻倍至3945亿立方米,2024年更是突破4200亿立方米,消费增量占全球总增量的37%。广东一个省的年消费量就超过400亿立方米,相当于十年前全国消费量的五分之一,国内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42.3%,每年需要进口1600多亿立方米天然气。 “西伯利亚力量1号”虽然从最初的380亿立方米输气量提升到440亿立方米,仍满足不了中国市场的胃口,尤其是在“煤改气”政策推进后,城市燃气和工业用气需求持续攀升,2024年城市燃气消费同比增长11.1%,工业燃料消费增长6.1%,急需更稳定的供应来源。 蒙古国的态度转变更是现实利益驱动的结果。这个GDP在2023年刚达到203亿美元的国家,终于看清了过境管道带来的实惠。“西伯利亚力量2号”规划每年通过蒙古领土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仅此一项就能为蒙古带来15到20亿美元的过境费,这个数字占到其GDP的8%左右,相当于给蒙古经济装上了一台稳定的提款机。 要知道之前哈萨克斯坦靠中哈管道获得的过境收益,就让蒙古羡慕了好多年,如今终于轮到他们抓住机会,不仅能赚钱,还能顺便解决本国的天然气供应问题,这种好事谁也不会再错过。 三方需求的完美契合让停滞十年的项目突然有了加速度。“西伯利亚力量2号”全长约2600公里,从俄罗斯西伯利亚气田出发穿越蒙古草原,最终接入中国东北主干网,这条路线比原计划缩短了1120公里,直接节省190亿美元建设成本。 对俄罗斯来说,这是能源出口转向亚洲的关键一步,500亿立方米的年输气量相当于恢复了对欧出口的三分之一,而且是30年的长期合同,能给财政带来稳定收入。中国则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价格优惠,协议价每千立方米340美元,比欧洲市场低50美元,每年能节省75亿美元成本,更重要的是多了一条陆上能源通道,进口来源更加多元化,不用再担心海上运输风险。 现在再看这个十年前没人当回事的构想,已经成了中俄蒙三方共赢的典范。俄罗斯找到了替代欧洲的核心市场,中国获得了稳定廉价的能源供应,蒙古则靠地缘位置赚得盆满钵满。俄气公司CEO米勒说得明白,未来对中国的天然气供应量将赶上俄乌冲突前对西欧的规模,到2030年通过三条管道对华年供气可达1000亿立方米。 中国这边,“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500亿立方米将占到进口总量的28%,加上已有的中亚管道和“西伯利亚力量1号”,形成了多源互补的能源安全网。蒙古也终于摆脱了旁观者身份,靠着这条管道成为欧亚能源枢纽,每年躺着就能收获相当于GDP 8%的过境费,再也不用羡慕哈萨克斯坦了。

0 阅读:60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8

用户10xxx48

1
2025-09-15 16:16

新线路过蒙古国吗?

哈皮的高高

哈皮的高高

拖拖拉拉会变成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