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湖北,一位老师收到学生的礼物,本想拒绝,可学生硬要塞给她,收下之后感觉挺沉,礼物被信封包裹,拆开信封纸一看居然是块巴掌大的红砖,还有一张纸条!纸条上的话让老师哭笑不得。 九月十日的早上,湖北某小学的教师办公室里还飘着粉笔灰的气味,阳光从窗户斜切进来,落在堆着作业本的桌子上。 王老师正低头改着昨晚的数学卷,时不时有学生怯生生地敲门,递来包装得小巧的礼物。 不是折成星星的彩纸,就是画着太阳花的卡片,她都笑着摆手:“心意老师收到啦,礼物拿回去自己留着好不好?” 直到第四节课的课间,一个瘦瘦的小男孩攥着个牛皮纸信封跑进来,胳膊肘还沾着点粉笔灰。 是班里的小宇,平时总坐在第一排,上课不怎么举手,却爱帮着擦黑板。 老师!这个您必须收下!小宇把信封往她手里塞,指尖因为用力都泛了白,说完转身就往教室跑,校服衣角还扫过了门口的花盆。 王老师捏着信封愣了两秒,第一感觉就是“沉”。 比平时学生送的卡片沉多了,硬邦邦的东西把信封角顶得翘起来,边缘都被磨得毛糙。 她指尖蹭过信封表面,能摸到里面硬物的轮廓,不像是书,也不像玩具,倒有点硌手。 办公室里的李老师凑过来瞅了眼,这啥呀?这么沉,不会是孩子偷偷装了块石头吧? 她找了把小剪刀,沿着信封粘口轻轻划开,倒过来一倒,“咚”的一声,一块巴掌大的红砖落在了桌面上。 砖面是土黄色的,还沾着几粒细小的沙粒,边角被磨得圆滚滚的,摸上去不扎手,反而有点温乎。 像是刚从谁的兜里揣了一路,带着体温。 砖下面还压着张对折的作业纸,打开一看,字写得歪歪扭扭。 有的笔画还描了两三遍,末尾还沾了个淡墨点,像是孩子写字时不小心蹭上去的。 王老师,我知道您不收贵的礼物,这个砖是我家盖新房剩的,不要钱。 纸条开头这么写,王老师忍不住笑了;接着往下看,上次您帮我捡橡皮,说手冻得麻,我看您办公室窗台漏风,这个砖能塞缝。 我妈说砖沉,让我用信封包,您别嫌沉呀! 看到这儿,她的笑突然顿住了,上周二上课,小宇的橡皮滚到了讲台下。 她弯腰去捡时,随口跟旁边的老师说了句,这天一冷,窗台漏风冻得手都握不住粉笔,没想到这孩子居然记在了心里。 最逗的是纸条最后一句,您说想减肥,没事搬搬砖,比走路管用! 王老师指着纸条跟李老师说,你看这孩子,还管起我减肥的事了! 李老师凑过来看完,拍着桌子笑,我教了二十多年书,收过画、收过信,还头一回见收砖的! 不过这心意,比那些花几百块买的钢笔实在多了。 后来中午吃饭时,王老师在家长群里提了这事,还拍了张红砖的照片。 其实现在不少学校都在推“绿色教师节”,校门口的公告栏上还贴着学生画的“感恩海报”。 有的画着自己给老师捶背,有的画着送老师一张手写的“免作业券”,最显眼的是一幅画着红砖的画,旁边写着“砖能挡风,老师能挡困难”。 原来小宇之前就把想送红砖的事告诉了美术老师,还画在了海报上。 王老师真的把那块红砖摆在了窗台上,刚巧能堵住漏风的缝。 说到底,师生之间最珍贵的不是一块砖、一张卡,而是老师随口说的一句话被孩子记在心里,是孩子愿意把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分享给老师。 就像那块红砖,它挡得住窗台的风,更挡得住那些关于“礼物价值”的争议。 教师节的本质,从来不是送什么,而是让孩子学会感恩,让老师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被看见。 这份双向的惦记,才是最珍贵的“礼物”。
万万没想到!湖北,一位老师收到学生的礼物,本想拒绝,可学生硬要塞给她,收下之后感
拾九观人间
2025-09-12 13:40:24
0
阅读: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