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出手了!9月11日韩媒爆料,李在明一纸政令,直接把韩国驻华大使给换了,然而

依秋聊趣 2025-09-12 10:45:32

李在明出手了!9月11日韩媒爆料,李在明一纸政令,直接把韩国驻华大使给换了,然而这个人选也让大伙非常意外,居然是著名的”总统二代”卢载宪,要知道咱们的戴兵大使,刚在上月19日去祭扫了卢泰愚的墓地,知情人士:这是最佳人选! 不久之前我国举办了盛大的阅兵仪式,韩国新上任的总统李在明似乎是为了不得罪美国,于是选择不自己出席,而是派了其他人出席。   可就在阅兵结束一周后,韩国外交领域传来了引人关注的消息:多家韩国媒体同时报道,李在明将提名卢载宪担任韩国驻华大使,相关工作流程已经在推进中!   这是李在明就任韩国总统后任命的首位驻华大使,这一人事安排立刻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讨论。   说到卢载宪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父亲,韩国已故前总统卢泰愚,这可不是一般人,1992年正是这位前总统拍板和中国建交,把中韩关系从隔着三八线喊话的状态推进到了正式建交的新阶段。 那会儿,卢泰愚顶着国内保守势力的压力,秘密安排谈判代表绕道东京、香港去北京谈建交,连谈判代表的老婆都不知道丈夫去哪儿出差,只能备好冬夏两套衣服瞎猜。这种“地下工作者”式的外交操作,最后换来了中韩33年的经贸繁荣,现在回头看确实值当。 更有意思的是,这位前总统总说自己祖籍在山东,先祖是姜子牙,卸任后还专门去山东寻根,提笔写了“继承祖先遗志”,这种文化认同在韩国政治家里可不多见。 现在把他儿子派来当大使,这信号就很明显了。卢载宪可不是那种只会拼爹的纨绔子弟,人家当成都市政府顾问快十年了,每年都去参加顾问团年会,给成都出主意怎么用AR、VR技术包装三国文化,还建议把中韩创新创业园拓展成年轻文化产业基地,比某些职业外交官还懂中国的地方经济。 从经济账上算,这任命更是没毛病。2024年中韩贸易额都到3280.8亿美元了,中国连续21年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韩国现在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每小时就有4000多万美元的货物在两国之间流动。 就拿三星来说吧,它在西安的闪存芯片工厂每月能产25万片晶圆,占了三星全球产量的40%;SKOn在盐城的动力电池工厂更是他们全球最赚钱的项目,这些都不是小数目。 前几年尹锡悦政府跟着美国搞芯片出口限制,结果韩国半导体出口暴跌56%,这账李在明不可能不算。他竞选时就说过“韩国无法承受疏远中国的代价”,现在用卢载宪这个名头来中国,等于给在华的韩国企业吃了颗定心丸。 政治上这步棋走得也挺巧。李在明所在的共同民主党本来就比保守派更务实,他上任前就批评尹锡悦把中韩关系搞到了低谷。现在国会里共同民主党占着三分之二的多数,推这种有象征意义的任命阻力也小。 更关键的是,卢载宪这种“非职业外交官”的身份,既能避开官僚体系的繁文缛节,又能靠家族声望修复萨德事件后受损的民间感情。 看看2016年部署萨德那阵子,韩国光经济损失就达8.5万亿韩元,中韩关系直接进入“速冻模式”,现在用卢泰愚的儿子来解冻,确实比派个只会念稿子的外交官管用。 说起来中韩建交这33年也挺波折,从刚开始秘密谈判时的紧张刺激,到后来贸易额突破3000亿美元的繁荣,中间还穿插着萨德事件的寒流。现在李在明用这么一个充满历史温情的任命,其实是想告诉两边:政治归政治,生意归生意,文化归文化。 卢载宪既要带着他爹那代人的建交遗产,又要应对现在芯片竞争、供应链重组的新问题,这担子不轻。不过想想他连成都的AI文创产业都能给出建议,应付这些事儿应该不在话下。接下来就看卢载宪怎么把他爹的“遗志”转化成实际合作了,至少从目前来看,这步棋比那些只会喊口号的外交操作实在多了。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228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