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现在都在赌中国和美国到底谁先扛不住,目前的状况是中国有货,美国有钱美国有钱

康安说历史 2025-09-11 22:39:01

全世界现在都在赌中国和美国到底谁先扛不住,目前的状况是中国有货,美国有钱美国有钱买不到中国货,中国有货卖不成钱。 这场僵局的根源,是那两个刺眼的数字:美国对中国部分商品加征的关税飙到了 145%,中国也把对美关税提到了 125%。 洛杉矶港的码头工人最清楚眼下的冷清。往年这个时候,集装箱堆得像小山,现在却空出一大片。最新数据显示,洛杉矶港计划到港的集装箱数量同比下降了 35% 还多。原本六月份要靠港的船,四分之一都取消了航程。 长滩港更惨,船只停靠量环比下降 38%。这些港口背后,是美国 12.5 万家进口公司按下了从中国进货的暂停键。他们不是不想买,是 145% 的关税把成本抬得太离谱。一台投影仪,一套家具,甚至孩子们的玩具,只要是中国制造,价格就得翻着跟头往上涨。 美国商家们试过找替代货源。纽约的社区团购 CEO Ken Chester 研究了三个月,最后发现根本行不通。纺织品或许能从印度、孟加拉国凑活,但消费电子领域,没有哪个国家能拿出和中国一样物美价廉的产品。 就算转到越南、墨西哥生产,模具和原材料还是得从中国来。美国海关要原产地证明,可供应链这东西,哪是说断就能断的?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教授说得明白,美国缺的不只是工厂,更是配套的几十家、上百家上游供应商。螺丝、钢丝这些小东西,美国自己做根本没竞争力。 中国这边,工厂老板们也在发愁。中山的投影仪厂商熊亮就遇到过订单搁置的情况。美国客户说停就停,已经生产好的货只能堆在仓库里。但中国企业的韧性就在这儿,东边不亮西边亮。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中国对 “一带一路” 国家进出口增长 5.4%,占了进出口总值的一半还多。 对东盟出口增长 15.8%,对非洲更是涨了 25.9%。烟台的石油设备企业,今年对中亚的销售额直接翻了四倍。这些新兴市场的客户,就算不会说英语,也要跑到中国来进货。 美国消费者正在慢慢尝到苦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约翰逊早就说过,加征关税就是对自己的消费者征税。现在超市里,中国制造的餐具、玻璃器皿、床上用品越来越少。 玩具商已经在担心今年圣诞节的库存了。物流代理公司 Flexport 的 CEO 说得更直接,现在美国零售商宁愿把货存在中国仓库,也不愿付高额关税。摩根大通预测,中国输美商品降幅可能高达 80%。货架不会全空,但选择会越来越少,价格会越来越高。 有意思的是,这场贸易僵局里没有赢家。美国前八个月对华贸易总值下降 2.1%,出口更是降了 3.7%。 中国对美出口虽然下滑,但整体出口连续六个月保持增长。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 7.4%,占了总值的 57.1%。长三角、中西部地区的进出口都在逆势增长。这说明中国外贸的抗风险能力越来越强,不再单靠美国市场。 特朗普政府想靠关税逼制造业回流,可现实给了响亮的一巴掌。四任总统推了这么多年,制造业回流效果甚微。 企业不是傻子,建厂要高投入,周期又长,谁愿意把钱砸在政策摇摆不定的地方?中国这边,靠着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供应链优势,订单虽然少了些,但根基没动。 现在全世界都在看,这高关税的游戏到底能玩多久。洛杉矶港空荡荡的码头和中国工厂转产 “一带一路” 订单的忙碌,形成了鲜明对比。 美国消费者掏着更贵的钱,买着更少的货。中国企业虽然少赚了美元,但在新兴市场找到了新天地。关税这把双刃剑,终究还是会伤到自己。 说到底,贸易不是零和游戏。中国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美国有巨大的消费市场。硬生生把这两头拆开,受伤的只会是两边的企业和老百姓。 什么时候放下关税大棒,什么时候这盘棋才能真正活起来。但就目前来看,这场僵局恐怕还得继续僵下去。谁先扛不住?或许超市货架的空缺和工厂的订单变化,已经悄悄给出了答案。

0 阅读:187

评论列表

乱七八糟

乱七八糟

2
2025-09-12 02:15

谁说中国有货卖不成钱?人民币己走入国际化,并通过上合、金砖、一带一路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