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解放初胡立教去宋时轮家 ,刚进门胡立教抬着手臂说:“来的路上手表被偷了。”宋时轮笑笑说:“三日之后来取。”[无辜笑] 1949年5月上海刚解放干部胡立教去找宋时轮司令员汇报工作,路上手表被人偷了。这在当时算不上什么大事,街头小偷多得很,丢个东西很正常。 胡立教回到住处才发现手表不见了,心里挺不是滋味,那块表是他唯一的值钱物件,丢了确实心疼,他向宋时轮报告了这事,本以为司令员会派人去抓小偷。 没想到宋时轮听完后既没发火也没下令搜查,而是叫来了一个熟悉当地情况的老上海,这人在解放前就住在这一带,对周围的门门道道很清楚。 “你去找找那些偷东西的头头,告诉他们,三天之内把手表送回来,不然我就不客气了。”宋时轮的话很直接,一点都不绕弯子。 这个方法听起来有点奇怪,但在当时的上海却很管用,解放初期,原来的青帮、各种小帮派还没完全散伙,这些组织有自己的地盘和规矩。 上海的小偷大多不是单干,而是有组织的,每个区域都有“大哥”管着,谁在哪儿偷东西偷了什么,上面的人都知道,这套体系虽然见不得光,但确实存在。 宋时轮抓住了这个特点,他知道直接抓小偷是抓不完的,但找到管事的人就不一样了,这些“大哥”最怕的就是惹到解放军,一旦被盯上,整个团伙都要倒霉。 果然不到三天,胡立教的手表就被人悄悄送回来了,表还是原来的表,连表链都没少,完好无损地放在他的桌子上。 这件事在第九兵团传开后,大家都觉得挺神奇,没动用一兵一卒,没搜查任何地方,丢失的东西就这么回来了。 宋时轮的性格也很适合处理这种事,他这人直来直去,说话算话,在部队里有“直脾气司令”的外号,第九兵团的战士们都知道,司令员答应的事一定会做到,威胁的话也绝不是开玩笑。 他的第九兵团在上海很有名,因为他允许部队适量饮酒,被老百姓亲切地叫做“酒兵团”,这支部队纪律严明但不死板,既能打仗也能管城市。 宋时轮的这个做法,体现了一个优秀指挥员的智慧:不仅要会打仗,还要会管理,更要懂得因地制宜,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第九兵团能够在上海快速站稳脚跟的原因之一。 网友们议论纷纷: “那时候的帮派也是识时务,知道谁是老大,不敢硬刚。放现在估计没这效果了。” “哈哈,‘酒兵团’司令,能喝酒还能办事,是个狠人!这故事听着就带劲!” “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吧?主要还是靠个人威望压着,不是长久之计。” “陈赓大将也丢过东西?看来那时候上海的小偷确实无法无天,专挑大人物下手啊?” 各你们怎么看?这种“找头儿”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当今社会还适用吗? 官方信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上海解放初胡立教去宋时轮家,刚进门胡立教抬着手臂说:“来的路上手表被偷了。”宋
轩叔观察
2025-09-11 18:20:28
0
阅读: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