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钱惹的祸!”湖南岳阳,一老人去世前留下遗嘱,70%的现金归同居的未婚妻所有

星星有话讲 2025-09-11 14:53:54

“都是钱惹的祸!”湖南岳阳,一老人去世前留下遗嘱,70%的现金归同居的未婚妻所有,剩下的归女儿,不料,得知遗嘱内容的女儿不服气,直接把父亲生前女友告上法庭,要求重新分配遗产,法院判了! 湖南岳阳屈原管理区这场官司,说到底就是一份微信遗嘱惹出的麻烦。 老头姓王(化名)咱们就叫他老王,老王老婆走得早,就一个女儿,但父女关系一直不算亲近。 大概十多年前老王认识了现在这位女友,两人没领证但一直住在一起,对外都以夫妻相称日子过得挺踏实。 2025年初老王人没了,处理后事时候,女儿发现父亲居然用微信留了遗嘱,这条信息明确说:死后存款70%给女友,自己只拿30%。 不仅如此老头还特意嘱咐丧葬费、工资补贴啥的也都归女友处理。 女儿一看就炸了,她认为这遗嘱根本不算数,父亲晚年意识可能都不清醒了,怎么能用微信随便留几句话就把家产给一个没名分的外人? 于是她一纸诉状,把父亲女友告上法庭,要求遗嘱无效,所有财产按法定继承重新分。 法院接手之后,重点就盯在这条微信遗嘱上。 法官需要判断:微信信息算不算合法遗嘱?老王立遗嘱时候神志清楚吗?是不是自愿的? 调查过程中,邻居、亲戚都出来作证,不少人说老王最后十年确实和女友相互扶持,生活全靠她照顾,女儿平时来往少,老人情感上依赖女友,这些证词对女友比较有利。 但关键还是遗嘱本身,法律承认多种立遗嘱方式,自书、代书、录音、公证……都行,但每种形式都有严格要求,比如自书遗嘱必须亲笔写、签名、写日期;录音遗嘱必须有两个以上见证人等等。 微信遗嘱属于近几年冒出来的新形式,法律上没明确写进去,法院这次并没一刀切否定电子讯息,而是非常谨慎地查验:老王微信是不是本人用的?有没有被胁迫?话是不是讲得清晰明白? 最后法官认定,老王发信息时头脑清醒,意愿真实,内容也具体明确,所以存款部分按他的意思分:女友70%,女儿30%。 但事情没完,除了存款还有两笔钱:丧葬费和抚恤金。 法院明确说,这两笔不是遗产,是死后才发生的补偿性费用,不能按遗嘱处置,丧葬费谁实际支出谁拿票报销;抚恤金则必须走法定继承,由于女友不是法律承认的配偶,作为同居伴侣不在第一顺序继承人里,所以全归女儿。 判决一出两边都没全赢,也没全输,女友拿了多数存款,女儿拿到抚恤金和部分存款,丧葬费实报实销。 这事被羊城晚报报道后,迅速在网上炸开。 热搜底下吵成一片,有人觉得法院判得公道:“这女的对老头不离不弃十多年,分钱是应该的!”“女儿平时不照顾,分钱就出现了?” 也有人站女儿:“没领证就不算夫妻,凭什么分我家产?”“微信遗嘱也太儿戏了,以后随便编一句就能抢钱?” 更多网友焦虑的是自己:“看来真要立正规遗嘱,微信留言靠不住啊!”“没结婚在一起,法律到底认不认?” 还有不少人讨论老人赡养和情感陪伴的问题,很多评论说,子女再不亲也是子女,但陪伴照顾十多年的伴侣也不该被忽视。 法律这次其实是在人性和法理之间找了一个平衡点,既尊重老人真实意愿,也严守法律界限。 说到底这件事给大家提了个醒:遗产事大,不要等到临走前用微信草草交代,正规遗嘱、法律咨询、甚至公证,都能避免身后一场大战,亲情和感情已经很难说清,别再让钱搅得更浑。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2025年9月10日

0 阅读:40
星星有话讲

星星有话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