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臣左宗棠,死后清点遗产,只发现了九处房产和两万五白银。光绪十一年左宗棠离世,朝廷立马派人去清点这位老大人的遗产,想着老大臣效力朝廷这么多年,权力不小,怎么也得有点积蓄吧,结果令大家都没想到,居然只查出来了九处供人住的房子,还有两万五千两。 那人们都不禁好奇,左宗棠这么多年为朝廷效力发的工资都去哪了?难道是左宗棠年轻的时候挥霍无度,都没了? 那当然不可能,就凭他没有灰色收入,就是清朝难能可贵的好官了,在他这样的地位,哪有几个手里没点灰色产业的。 但他的钱去向也都十分明确的,从来没有寻欢作乐的事情,几乎都是用来造福百姓了,其中有一大部分都用来赈灾。 1863年,闽浙地区出现了灾情,在他心中作为朝廷的一个官员,必须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眼也不眨的捐赠了一万两。 据记载,就像这样的捐款,仅仅是在家书中提到的,就大大小小捐了六十多次,也难怪手里剩不下钱。 还有一部分用来修建大桥,在陕甘任职的时候,他用十年攒下来了38万银两,但是丝毫未动,把这笔钱全部投进了兰州黄河大铁桥的建设中。 不止如此,他还关注军事,时时刻刻关注国家的安危,知晓国家军事相较于外国落后一节,他自掏腰包,买了不少武器。 就这样剩下的一小部分还要用于家庭开支,可别忘了他还有四个孩子,但每年也仅仅寄回200两银子,这和其他开支一比简直不值一提。 就算这样他还要提醒自己的家人们,这笔钱不要乱花,能省则省,他自己办公袖子破了都不舍得换,罩了一层袖套延续衣服的使用寿命。 总结来看他的钱都散出去了,除了一小部分是补贴家用,其中大部分都用来救灾,买武器,兴建水利和道路,买书和兴办教育等等上面了。 这么散下去手里能剩两万五千两大概都是因为家里太节省了,要不然可能一分都剩不下。 虽然给家里子女留下的少,但是左宗棠给国家百姓留下的很多,凡是利国利民的事情,他不在乎付出多少,只会尽力去做。 他死后留下得两万五千两乍一听其实不算少数,若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这个数字可以算得上是十分可观的收入了。 但左宗棠是什么人?他可是朝廷重臣,处在朝廷重要职位长达23年,是清朝名副其实的一品大员。 按当时朝廷下发的年薪来算,一品大员一年能够收入4万两白银,他给朝廷工作这么多年,就算没有什么灰色收入,怎么也该攒下来几十万了。 再看那九处房产,看起来房子多,其实里面最值钱的两栋还是别人送给他的,其余的都是一些农舍等不值钱的,没有一座是豪宅园林。 再来看看对比,和他同时期的一品大员李鸿章,两个人的官职位份一样,每年的收入也差不多,但李鸿章死的时候可查出来了千万资产,其余的产业和房子更是不用多说。 而就这两万五千两,在左宗棠离世朝廷查清这些银子之后,除了五千两是留给自己的丧葬费,其余的都平分给自己的四个儿女,每个人手里也不过是五千两,一点都没有陪葬品一说。 而说起他,大家想到最多的就是收复新疆。 当时清朝正值存亡之际,朝廷根本没有空管西北的事情了,西北地域眼见着就要被别人收入囊中。 朝廷上的人几乎都支持放弃新疆,但是左宗棠不愿意,他挺身而出坚持收复新疆失地,哪怕是死在西北,他也要做这件难事。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他当真是带着一口黑漆漆的棺材,并告诉部下,若是真的不幸牺牲,就用这口棺材收殓他的尸体。 带着浩浩荡荡的军队,和为自己准备好的一口黑棺材,带着生死置之度外的决心,仅仅用两年就把新疆收复了。 可以说现在新疆还在祖国的领域之内,左宗棠功不可没,清朝也缓过一口气,通过外交手段收复了伊犁。 不止如此,他还在让士兵每个人都带着柳树苗,在茫茫的戈壁下种了柳树,现如今称那些柳树为左公柳。 除了这些物质财富,他还留下了精神财富,他手下的士兵和官员都效仿他的清正廉明,公而忘私,在腐败的清朝后期形成了一股清流。 参考资料: 《湘江副刊·潮头|还原左宗棠的功名本色》 《史海一粟 | 立品当如山有岳》 《左宗棠被称"官僚史上的奇人":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
太平天国打了14年,为何没有一支骑兵?是太平军不会骑马,不能驾驭战马的吗?185
【13评论】【9点赞】
一介山野村夫
[大哭][大哭][大哭]
一介山野村夫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