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就像青楼,你要做的就是尽快赎身,而不是在里面争做头牌这个比喻很有意思,还是

庚黑星君 2025-09-10 02:23:58

公司就像青楼,你要做的就是尽快赎身,而不是在里面争做头牌

这个比喻很有意思,还是前两天的一篇文章中,在留言中看到的。

最早看到这个比喻,还是读历史时,历史就像妓女,想让谁当头牌,谁就是头牌。比如说三国,最早是以曹魏为头牌,后来变成了蜀汉,说不定哪天东吴也能当一回头牌。

扯远了。

很多人都是相信一套逻辑的,那就是只要我找一家公司,“只要我努力、升到高位,就能翻身。”

这就跟青楼里的一样,想着自己努力的接客,总有一天自己能够翻身。

这个比喻虽然有点糙,但其实本质逻辑是一样的,我们要抛开这些表现去看本质。

青楼里的姑娘再有才情、再会讨喜,最后赚的钱还是要分账。

她真正能改变命运的方式不是在里面争头牌,而是攒够钱赎身,换一个赛道。比如被某位达官贵人赎身做了妾。那比在青楼里好多了吧。

在公司也是一样的,你在里面当个小螺丝钉也好,升成经理、总监也罢,说白了你还是被绑定在一条流水线上。钱不是你的,客户不是你的,平台不是你的,哪怕你拼了命,最后的成果都是别人的资产。

而且最重要的是,你没有能威胁到公司或老板的权利、把柄、利益,他想把你弄掉就把你弄掉,你没法反抗。

除非说你掌握了公司的一些核心的东西,没了你,这公司就不行。

你以为自己熬到了一个高位,其实只是换了一间更大的笼子。

其实我们很容易在职场里被“温水煮青蛙”。

对,没错,刚开始我们肯定要进公司里去学习,但是学着学着就容易让自己进入一个舒适区。你努力得越狠,付出的时间成本越高,你反而越舍不得离开。最后等你回过神来,可能已经40岁,谈不上“赎身”了。

我一个前同事,工作能力非常强,三十来岁就做到了部门负责人。她自己也觉得挺骄傲的,年薪三十万,手下十几个人。可后来公司调整,整个部门被裁,她被“买断工龄”,拿了一笔补偿。

那对公司来说也是没办法,业务发展的不行,那只能选择裁员、降薪,降低企业成本以渡过困难期,这就是系统性的风险。会传递到每个员工的身上。

这就像青楼里的头牌,哪怕再红,也可能因为新姑娘进来,或者老板换了心思,就立马失宠。她辛苦维持的地位,根本不牢靠。

要明白公司只是一个过渡,不能干一辈子。利用公司赚到启动资金,积累一些经验、人脉、资源,然后想办法脱身,去做属于自己的事情。

那要怎么赎身呢?

建立一个自己的系统。可能是副业,可能是个人IP,可能是生意,甚至是投资股票、期货。

其核心逻辑是:有一个和公司没直接绑定的现金流,能让你随时抽身,不用一辈子看老板脸色。

其实我觉得这个逻辑就很普适,即使在一个家庭里他也是这样的,你说为什么很多女性在家庭里没有地位,其实就是没有自己的经济来源,一辈子要看老公的脸色。你没有自己的现金流,当你有了这个东西,什么女性独立一下就起来了,那我有底气,我可以不鸟你。

如果一个人只是单纯地追求在公司里的晋升,他所有的努力,最终都是在给公司抬轿子。他做得越好,公司越赚,自己却只是分到一点点。可一旦你赎了身,你为自己打工,你所有的努力都能积累成个人资产。

但问题是,哪有那么容易赎身?

确实不容易。

但这事儿就就别想着要一步到位,而是要提前给自己铺路,所谓的未雨绸缪就是这个意思。

比如你在公司里学到的东西,能不能做点私下的业务?你能不能利用公司的一些资源,给自己建立一些个人品牌的优势。

如果每天只想着加班升职,或者只是在公司想着每天摸鱼,都是在别人规则里玩一辈子。

所以最好是每天都挤一部分时间,其实只需要两个小时就可以了,就可以去打造找到自己的一个出口,一个不需要依赖于平台公司的现金流渠道,其实这就是在给自己买自由。

其实职场人,最怕就是到了中年,突然发现自己没退路。

孩子要养,房贷要还,父母要养老,而工作工资又涨不上去,又厌倦了自己的工作,还逼着自己每天“吃屎”。

那时,你就像青楼里老去的姑娘,再想赎身,代价比年轻时要大得多。

我建议在30岁之前就开始为自己的真正的事业铺路了。

把公司当成一个学习的地方。从里面拿经验、技能、启动资金,搞到手后,就别再恋战。

你要做的事是想尽办法“赎身”,让自己不必一直困在这里。

0 阅读:11
庚黑星君

庚黑星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