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投资美国5000亿后,韩国人却被戴上了手铐脚镣
上图这位被美国警察戴上手铐脚镣的人,既不是重刑犯,也不是恐怖分子,而只是一名在美国LG工厂工作的韩国普通工人。
三天前,一支由FBI和州警组成的执法部队,突袭了一家位于佐治亚州的韩国工厂。
行动当天,500名突击队员先是封锁了工厂周边道路,随后在装甲车掩护下以战术队形包围整个厂区。空中还有数架武装直升机盘旋,严密监视各个出口,确保无一人能逃脱。
事后,这些被捕的韩国工人悲愤地表示:“他们就像对待动物一样对待我们,整个过程更像一场狩猎。”
突击队员发动进攻后,恐惧很快在工厂内传开,韩国工人四散奔逃,有的跳进废水池,有的躲进通风管道,有的爬到房顶上,但他们还是低估了FBI的战斗力。大约一小时后,所有人被逐一找出,带至空旷处接受盘问。
执法人员先问他们是不是美国公民,有没有绿卡?有的放走,没有的则被带到另一边。
接着执法人员追问他们如何进入美国、是否持有签证。无签证或签证过期者被贴上红色标记,随后戴上手铐脚镣,押上大巴送往拘留所。
一位韩国女工声称自己已经怀孕,要求人道待遇,但执法人员不为所动,告诉她:law is law(法律就是法律)。
事后,美方高调公开执法录像,当地居民拍手称快。而韩国舆论则一片哗然,许多人无法理解:美韩不是盟友吗?为何美国人要以如此粗暴的方式对待韩国同胞?
要知道,为维持两国关系,韩国近期做出了巨大让步:不仅接受美国单方面加征的关税,还承诺投资5000亿美元,且投资方向由美方主导,利润的90%也归美方所有。
韩国几乎把“请放过我们”写在了脸上,换来的却是手铐和脚镣。
是可忍,孰不可忍!
与社交媒体上群情激愤的韩国网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主流媒体大多呼吁冷静。它们强调应以大局为重,等待美方的解释,在事实未明之前不应煽动仇美情绪、扩大事态。
可见,比武装殖民更可怕的,是精神殖民。
美方的解释是:该韩国工厂违反了建厂协议——当初承诺雇佣当地美国人,但实际上用了很多韩国人。
三年前,韩国现代与佐治亚州达成协议,在当地建设一座可雇佣至少8500名员工的汽车工厂。作为交换,佐治亚州承诺在未来数十年内为该厂提供数十亿美元的补贴和税收减免。
之后,为配套生产电动汽车,现代又邀请LG在旁边新建电池厂,形成了一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工厂投产之初,韩国人认真履行了协议,雇佣了大量当地居民,但这些美国工人已经丧失了必要的劳动技能,且不愿尊重劳动纪律,工作时磨洋工,不好好干就算了,还隔三差五的请假,不是腰疼,就是头晕,严重影响了工厂的效率。
一年后,现代、LG一算账,即使加上佐治亚州的补贴,这座工厂仍是亏损的。
无奈之下,现代和LG只得从韩国本土调人支援。按理说,这些工人应申请工作签证赴美,但特朗普上台后大幅收紧工签政策,韩国人很难办下签证。
于是现代和LG耍了个“小聪明”:让韩国工人以旅游免签的方式入境(通常可停留90天),再悄悄进厂工作。
一个韩国工人的效率抵得上三个美国工人,工厂迅速扭亏为盈,但问题是,90天免签期满后怎么办?
工厂决定铤而走险,让工人先“黑”下来,保住产能再说。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眼看着厂里韩国人越来越多,当地工人不乐意了,担心自己即将失业。
一些闹事者甚至开着拖拉机堵住工厂大门,高喊:“韩国人的投资是骗局!他们是想送来更多韩国人,而不是雇美国人!”
工人的抗议引起当地议员注意,举报材料很快被送至特朗普的办公桌,这才引发了500名FBI突击搜查韩国工厂的事件。
面对400多名被拘押的韩国公民,韩国政府除表达抗议外几乎无计可施,表示:“美方一方面要求我们加大投资,一方面又收紧工作签证,希望这种矛盾的做法能得到妥善解决。”
面对这场风波,一方是高举法律大旗、毫不通融的美国执法机构,另一方是投资受挫、公民受辱却敢怒不敢言的韩国政府。事件背后,暴露出所谓“盟友关系”中难以掩饰的不对等。
当韩国工人成为博弈的棋子,被手铐锁住的,又何止是他们的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