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她挪用4.5万的公款包养7个情夫,整整十年,都没有一个人发现,没想到,最后却死在了一个男人的手里...... 汤兰英这个人,1945年出生在江苏如东县马塘村一个普通人家,那时候家里条件一般,她从小就接触些小算盘。15岁那年,她进了马塘建筑站当会计,主要管日常开支和资金记录。刚上手没多久,她就开始小动作,挪用了130多元公款,用来买些个人东西。结果被领导发现,她把钱退回去,只挨了顿口头批评,没啥大碍。这事让她觉得挪点小钱不是啥大事,胆子就这么一点点大起来。 后来,她调到蔬菜大队继续干会计,负责销货单据和款项结算。这回她贪了300多元,销毁了部分单据蒙混过去,又没受到处分。1965年,她20岁,被安排到马塘信用社工作,那地方管着当地人的存款和贷款,本来有几个人,但后来机构调整,就剩她一个人管所有事。从存折核对到现金清点,全由她一人说了算。这十年里,上级检查松散,她的机会就来了。 她挪用公款的手法越来越熟练,一开始只是零星拿点小额,从柜里抽几元塞包里带走。后来发展到几百、上千,甚至上万。她伪造了1154张各类传票,篡改账目,虚构存款记录,直接把钱从信用社库存转移到自己手里。信用社业务简单,客户不多,她审批取款时顺手多取,存根直接销毁。贪污的钱让她家生活水平直线上升,那时候普通人一个月工资二三十块,她家却顿顿有肉。 猪肉7毛5一斤,她买来炖汤炒菜;变蛋一次进300只,海蜇皮100斤,香肠香肚挂满墙。每天伙食费23元,夏天还吃4分钱一根的冰棍。米饭她嫌粗,得淘洗几遍煮成粥。衣服方面,她有20多件的确良衬衫,一天换几套,鞋子四季更新。每个月去理发店三次,剪发烫头保持形象。家里添置缝纫机、收音机、手表好几块,她丈夫和孩子都戴上。自行车两辆,那年代自行车是稀罕物,她家却齐全。家电杂物零星开支9000元,应收账款她追回2825元全进自己腰包。 这些钱不光花在自家,还用来拉关系网。她请客180桌,花了3890元,招待33名县级机关干部、35名区公社干部、40多名企业负责人。送礼2400多元,礼品包裹递到办公室。外出探视2000元,去上海买高档衣物1380元。婚丧喜事透支上百元,亲友接济300元。她这套操作,让周围人闭嘴。邻居看到她家箱子进进出出高档货,却因拿了她小恩小惠不吭声。干部查账时,她借病去上海住院躲开,事后靠关系草草结案。贪污规模到1975年累计4.5万,那时候全国平均工资低,这笔钱够普通家庭过几辈子。 更夸张的是,她用钱维持7个情夫关系。这些男人多是当地干部或熟人,比如马塘建筑站负责人孙某,原马塘镇副书记王某,兵房供销社东安站负责人范某,还有其他几人。她给他们衣服、布料、鞋帽、钞票,换取支持和沉默。十年里,这关系网帮她掩盖痕迹,一旦有风吹草动,总有人帮忙摆平。她在如皋照相馆拍照,给工作人员50元小费,显示出手阔绰。她的外表姣好,身材苗条,利用这点拉拢人脉。贪污让她掌控一切,生活奢侈到极致,但建立在钱上的东西,总有崩盘那天。 事情败露从1975年5月开始。她对范某没了兴趣,切断关系。范某丢了财路,就收集证据,写信举报到县人民银行。5月5日晚,银行突击查账,发现库存短缺3000元,当场带走汤兰英。她第二天交出24份支票存根和付款书,承认事实。县委马上组40多人的专案组,成员分头走访单位、翻旧账,调查半年,查清全部款项流向,牵出十多名涉案干部。汤兰英供出所有收买对象,导致多人落马。1977年7月15日,如东县法院一审判她死刑。她上诉,7月23日南通中级法院维持原判。7月24日,在如东中学操场开公审大会,她被押上卡车游街,胸前挂牌“贪污盗窃汤兰英”。刑场在掘港镇北郊,枪决结束了她32岁生命。
1975年,她挪用4.5万的公款包养7个情夫,整整十年,都没有一个人发现,没想到
诸葛利剑
2025-09-05 15:21:54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