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达却遍地乞丐,中国的乞丐几乎绝迹,真相是什么? 美国那么发达却遍地都是乞丐,中国乞丐却几乎绝迹。 纽约地铁通道里,流浪汉的帐篷挤满过道;旧金山街头,无家可归者在奢侈品店门口露宿。 与此同时,中国一二线城市的早高峰街头,上班族匆匆走过整洁的人行道,几乎看不到乞讨者的身影。 很多人以为美国乞丐多是因为“懒”,其实根本不是。我认识个在纽约做社工的朋友,她跟我说,她接触的流浪汉里,有近三成有精神疾病或药物成瘾问题,还有四成是因为付不起房租被迫流浪。 美国房租有多高?旧金山单间公寓平均月租快4000美元,普通服务员月薪也就3000多,挣的钱连房租都不够,更别说遇到失业、生病这些变故了。 可美国的精神科医疗全靠私立机构,一次问诊就要几百美元,流浪汉根本承担不起,只能在街头硬扛,越拖越严重,陷入“生病—失业—流浪”的死循环。 更无奈的是美国的救助体系,看着选项多,实际门槛高得吓人。大部分救助站要求流浪汉必须接受戒酒戒毒治疗才能入住,可有些成瘾者已经依赖多年,哪能说戒就戒? 还有的救助站床位有限,尤其是冬天,经常要排好几天队,很多人等不及只能继续睡街头。我朋友就见过一个老人,在救助站门口排了三天队,最后因为冻伤严重被送进医院,床位空出来时,他已经没法住了。 再看中国,不是没有过乞讨者,只是我们从根源上解决了问题。前几年回老家,村里以前有个大叔,因为妻子重病花光了积蓄,还欠了债,没办法只能去县城乞讨。 没过多久,村支书就带着民政的人找上门,先是帮他妻子申请了大病救助,报销了大部分医药费,又给大叔安排了村里公益性岗位,负责维护村道和公厕,每个月能拿2000多块。 现在大叔不仅还清了债,还跟着村里的合作社种了两亩果树,去年收成好,还攒了点钱给孙子买了学习机。 这不是个例,中国有一套“兜底+造血”的救助体系。遇到流浪人员,社区网格员会第一时间联系救助站,提供食宿、洗澡、换衣服这些基本保障,还会帮他们联系家人;要是找不到家人,会对接户籍地的民政部门,安排返乡或者入住当地的福利机构。 更重要的是脱贫攻坚那几年,全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很多以前可能因为贫困乞讨的人,靠着产业扶贫、就业帮扶,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能靠自己双手吃饭,谁还愿意去乞讨? 有人会问,美国经济总量比中国高,为啥就做不到?其实核心不是钱的问题,是理念的差异。美国每年军费开支超过8000亿美元,可用于流浪汉救助的资金还不到200亿,而且很多资金被私人机构截留,真正到流浪汉手里的没多少。 中国不一样,我们把“人民至上”放在第一位,脱贫攻坚投入的资金超过1.6万亿元,建了近千万套保障性住房,就是为了让每个人都有房住、有饭吃、有事做。 还有人说“中国乞丐是被管没了”,这种说法太片面。去年我在杭州出差,看到过一个老奶奶在地铁站门口徘徊,工作人员没赶她,而是先给她买了热包子,然后联系救助站。 后来才知道,老奶奶是从老家来杭州找儿子,没找到地址才迷路的,最后救助站帮她联系上儿子,还买了返程的高铁票。中国的“管”,是带着温度的帮助,不是简单的驱赶。 说到底,乞丐绝迹从来不是偶然,是中国花了十几年时间,从兜底救助到产业扶贫,从社区网格到全国联网,一步步织出来的民生安全网。 而美国的流浪汉问题,暴露的是资本主义体系下“资本优先”的弊端——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底层民众的困境成了“没人管的小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美国发达却遍地乞丐,中国的乞丐几乎绝迹,真相是什么? 美国那么发达却遍地都是乞丐
史海沉钩
2025-08-31 00:28:18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