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叫实力力!”山东济宁,一小伙儿因考研失败,垂头丧气的想把书都卖了,谁料,她妈妈说:“别卖了,我留着看看!”哪成想,妈妈竟然考上了。 小杨,坐在自家老旧的书房里,低着头,手里翻着那叠厚厚的考研资料。他的眉头紧锁,心里满是挫败感——研究生考试的结果出来了,他失败了。 眼前那些密密麻麻的笔记、标注着红色划线的书本、还有一叠叠的真题卷,看起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沉重。他叹了一口气,把书重重地摔在桌子上,差点让尘土飞扬起来。 “算了,都卖了吧,反正也没用。”小杨自言自语,声音低得像风中飘散的尘土。 母亲杨阿姨从厨房探出头,端着一杯温热的绿茶,眉眼间满是担心:“明明,又在沮丧呢?别急着卖啊,这些书留着总有用。” 小杨摇摇头,苦笑:“妈,这次考研彻底失败了,这些书,我看了也没用。” 杨阿姨缓缓走进书房,把茶杯放在桌上。她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语气里带着一种奇异的坚定:“别卖了,我留着看看。” 小杨愣了愣,目光从书本移向母亲,看到她的眼神里闪过一丝不同寻常的光彩——既有好奇,又有兴奋。 杨阿姨其实在年轻时就有一个心愿——考研。1995年,她从同济大学化工专业毕业,拿着工科学位踏入职场。 那时候,她正值青春年华,满怀对学术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但生活总是有各种无奈:家庭的压力、工作的繁忙、孩子的出生…… 这些让她不得不把自己心底的梦想埋在心里。考研的念头,也随着岁月被逐渐淡忘。 现在,杨阿姨看着儿子桌上堆积如山的考研资料,心里突然涌起一种久违的冲动。她心想:“反正书都是现成的,知识就在这里,为什么不尝试一次呢? 即便年纪大了,也算给自己一个机会。”说到底,这种机会可能一辈子只有一次,而儿子失败的考研,反而给了她这样一个“借口”。 小杨半信半疑地看着母亲,嘴角扬起一丝苦涩的笑:“妈,你开玩笑吧?您都快五十了,还考什么研?书这么厚,公式这么多……您肯定看不懂。” 杨阿姨笑了,笑得带着一丝调皮,也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谁说不懂?年轻时没考上,现在再晚也不晚。再说了,这次可不为别的,就当自己练练脑子,也算实现一个心愿。” 小杨本想再劝几句,但看到母亲眼底的坚定,他忽然觉得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母亲的眼神里有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光芒,那是一种被压抑了几十年的梦想突然燃起的火焰,让人无法忽视。 接下来的几天,杨阿姨开始系统地复习起考研内容。每天早晨,她都会先把家务安排妥当,然后端坐在书桌前,像一个年轻的学生一样认真翻阅书籍。 数学公式、化工原理、英语单词……这些曾经熟悉又陌生的知识,如今重新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她偶尔会皱眉,偶尔会自嘲地笑出声:“这个我怎么年轻时没搞明白呢?” 小杨则在一旁暗自观察母亲。他发现,母亲读书的样子出奇的专注,不时还会记笔记、画图示,甚至晚上还会做练习题。 有时候,他下班回家,看到母亲伏在书桌前,台灯的光照在她微微有些斑白的发丝上,那一刻,他心里莫名涌起一股敬佩。 曾经那个在家里做饭、操持家务的母亲,如今竟像年轻时的大学生一样,眼神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日子一天天过去,杨阿姨的坚持愈发让人惊讶。邻居们开始窃窃私语:“听说小杨妈也在考研?真的假的?”小杨自己也开始慢慢相信,这件事情可能真的会有意想不到的结局。 终于,考试的日子到来了。杨阿姨坐在考场里,心里默默默念公式、回忆概念,虽然偶尔手心冒汗,但她的眼神始终清亮坚定。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考试,更是几十年来梦想的一次兑现。 几个月后,成绩公布的那天。小杨打开网页,心里仍有几分忐忑。屏幕上赫然显示:“杨阿姨,考研录取名单——通过”。 小杨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连忙叫来母亲:“妈……妈,你……你考上了?” 杨阿姨微微一笑,眼角闪着泪光:“是啊,这回算是圆了我几十年的心愿。” 小杨心里五味杂陈,先是惊讶,随后是感动和敬佩。
“这才叫活得通透!”山东,小伙考研失败,一气之下,竟然想把资料全卖了,六毛钱一斤
【71评论】【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