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乌克兰武装部队通过法国卫星系统和英国专家的帮助使

小鸣谈天下 2025-08-24 22:06:14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乌克兰武装部队通过法国卫星系统和英国专家的帮助使用海马斯多管火箭炮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州的苏贾天然气计量站发动两轮袭击,引发严重火灾,设施几乎完全被毁。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后背发凉。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民用能源设施竟成了靶子。 扎哈罗娃口中的“几乎完全被毁”背后,是无数普通人的寒冬风险。 战争不认红线,但人类总得有条底线。 法国卫星、英国专家、乌克兰的火箭炮—— 西方介入的痕迹越来越明显。 战争早已不是俄乌两国的角力,而是一场代理人混战。 海马斯系统射程远、精度高,配上卫星情报,简直如虎添翼。 可技术越先进,毁灭就越精准,也越残酷。 天然气计量站算什么军事目标? 它连接着千家万户的供暖和生计。 摧毁它,意味着冬天可能没暖气,经济链条会断裂。 战争法则明明禁止攻击民用基础设施,可现在谁还在乎规则? 当战场逻辑蔓延到民生领域,每个人都可能是受害者。 俄罗斯的谴责不会只是口头说说。 这波袭击很可能招致更猛烈的报复。 战争就是这样,你一拳我一脚,冤冤相报没有尽头。 而普通民众,无论是在库尔斯克,还是在哈尔科夫,都只能默默承受。 西方支援乌克兰早已不是秘密。 但从武器到情报,再到“专家亲自下场”,界限一步步被突破。 这不再是简单的军事援助,而是深度参与。 法国和英国恐怕很难继续宣称“我们不直接参战”。 卫星图像可以实时指引炮火,技术正让战争变得“遥控化”、“非接触化”,却也更加冷血。 回头看看这场冲突,从一开始的闪电战预期,打到如今的消耗战、混合战、能源战。 没有赢家,只有不断的消耗与撕裂。 而最可悲的是,那些喊着口号、挥舞旗帜的政客,从不需要亲自走进废墟。 乌克兰有权自卫,但袭击民用设施只会让和平越来越远。 俄罗斯强势反击,也可能导致冲突进一步外溢。 战争像一头失控的野兽,尝过血之后,再也停不下来。 我们隔着屏幕看新闻,总觉得战争很远。 可一旦能源设施成为常规打击目标,没有人能真正置身事外。 全球能源市场已经颤颤巍巍,冬天一来,欧洲要不要取暖?民众要不要吃饭? 战争从来不只是子弹和炮火,它更是生活的崩塌、人性的考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小鸣谈天下

小鸣谈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