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日 德国突然宣布了 8月23日,“北溪”管道被毁细节曝光。(央视新闻) 德国披露的调查文件,“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遭到至少四枚定时炸弹炸毁,这些炸弹由一艘帆船运送到波罗的海。 德国人这回动了真格。49岁的乌克兰前上尉谢尔吉·库兹涅佐夫,正带着妻儿在意大利亚得里亚海畔度假,宪兵突然上门将他带走。逮捕令足足七页纸,清晰勾勒出他如何用真实姓名预订木屋,又如何涉嫌协调那场代号“直径行动”的精密破坏。 想象一下:2022年9月,六人小组乘着“仙女座号”帆船从德国罗斯托港出发。船帆底下藏着军用炸药和潜水设备。四人潜水小队下潜至80米深的海底,在黑漆漆的波罗的海底,将至少四枚14至27公斤重的定时炸弹——装填黑索金与奥克托今炸药——安放在欧洲能源动脉上。这等专业操作,绝非普通民间团体能完成。 爆炸引发的不仅是天然气泄漏,更是地缘政治的海啸。管道炸毁后,欧洲能源价格飞涨,德国工业电价翻了三倍。巨头企业如巴斯夫被迫迁往中国,大众关闭本土工厂。三年来德国为能源多付了1.2万亿欧元,GDP硬生生损失2.5%。老百姓苦不堪言——柏林有老人因付不起取暖费冻死公寓,匈牙利主妇为省燃气改烧柴火。 乌克兰如今腹背受敌。这边德国刚抓到嫌疑人,那边乌方转头炸了俄罗斯通往匈牙利的“友谊”输油管道。明面上打击俄罗斯财政,暗地里施压匈牙利和斯洛伐克——这两国用着俄油却不积极援乌。但北溪案嫌疑人身份特殊:前乌克兰安全局军官,租船押金竟来自德国援乌账户。德媒愤慨质问:“我们掏370亿欧元帮你,你反手炸我们气管?” 美国在这场乱局中角色暧昧。北溪管道原本每年为欧洲输送550亿立方米廉价俄罗斯天然气,价格比美国液化气低40%。管道一炸,美国油气商赚得盆满钵满——去年光卖LNG就赚了150亿美元。德媒披露拜登曾亲自批准炸管行动,虽白宫始终否认。德国选择此时收网,被视作对美国的委婉警告:别以为欧洲会永远忍气吞声。 俄罗斯已要求联合国安理会于8月26日召开紧急会议。俄方直言德国调查拖延三年才抓到“小角色”,真凶恐怕永远不敢公开。耐人寻味的是,德国起诉书刻意将事件定性为“个体犯罪”,未提媒体曝出的“泽连斯基批准计划”。这留足了交易余地——或许用结案换美国减汽车关税,或逼俄罗斯谈判让步。 欧洲裂痕正在加深。匈牙利农民为抵制乌克兰谷物,用拖拉机封锁公路;波兰卡车司机抗议欧盟援乌政策,边境口岸瘫痪两周。极右翼政党AfD煽风点火:“凭什么用德国人的暖气费给乌克兰买炮弹?” 法国总统马克龙干脆喊出:“欧洲安全不能再靠美国!” 北溪管道沉在波罗的海底,真相却比海底更难打捞。德国抓捕行动不是终点,而是新一轮大国博弈的开始。当谢尔吉·库兹涅佐夫被引渡至德国受审,他口中的证词可能撕裂整个西方联盟。欧洲援乌的大门,或许正随着这次逮捕缓缓关闭。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北溪管道:抓住凶手了真是没想到!“北溪”管道爆炸这场悬疑大戏,演了快三年,居
【74评论】【15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