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总统还没有到阿拉斯加,5艘我国大型破冰船,已经集体出现在阿拉斯加附近海域!北

阿阿瑟聊世界 2025-08-20 23:16:18

普京总统还没有到阿拉斯加,5艘我国大型破冰船,已经集体出现在阿拉斯加附近海域!北美空天防御司令部,已经出动C-130J海岸巡逻机和美国海岸警卫队进行跟踪监视。   在北极冰雪融化的浪潮下,中国科考船队已悄然集结阿拉斯加周边海域,而俄罗斯领导人普京尚未现身,这是否意味着大国在极地博弈正进入新阶段?   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一直重视北极事务,积极推动合作开发。早在2018年,我们发布北极政策白皮书,提出“冰上丝绸之路”倡议,旨在通过和平利用北极航道,促进沿线国家经济互联。从上海到欧洲港口,走北极航线能缩短4600多公里,节省时间成本,这对全球贸易是个实打实的利好。中国科考船队多次进入北极水域开展调查,积累了大量气候和海洋数据。2024年,三艘中国科考船在白令海峡北部作业,记录冰层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中俄两国在北极合作紧密,联合巡航已成为常态,维护地区稳定。2024年,中国海军以055型驱逐舰“拉萨”号领头的四艘舰艇编队,进入阿拉斯加附近北太平洋水域,执行巡航任务,美方海岸警卫队跟踪但承认符合国际法。早在2021年,中国海军舰艇首次在该区域巡航,回击美方所谓“自由航行”借口,坚定维护权益。美国长期把北极当自家后院,但基础设施落后,只有少量破冰船,难以覆盖广阔海域。中国科考活动基于国际准则,促进全球极地研究,深化对生态的认识。全球变暖下,北极成经济热点,中国通过科考加强参与,确保互利共赢。  

2025年8月,中国五艘大型破冰船集体出现在阿拉斯加附近海域,这事儿说起来挺接地气的,就是我们正常科考,却让美方紧张兮兮。领头的“雪龙2”号7月5日从上海出发,这是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吨位大,能力强,进入楚科奇海和波弗特海作业,收集海洋数据。“深海一号”7月16日从青岛起航,专攻深海探测,携带“蛟龙”号潜器,在白令海北部探索资源。“中山大学极地”号7月16日从南部港口出发,由中山大学运营,原是二手船改装,2025年第二次北极之旅,在白令海峡附近记录冰情。“极地”号7月21日从青岛跟上,新一代破冰科考船,8月进入白令海,调查海底地形。“探索三号”12月2024年入役,7月底从大连出发,首艘全球深海探险船,8月进入北部白令海,测试设备。8月5日,美方阿拉斯加空军基地雷达捕捉信号,北美空天防御司令部出动C-130J飞机,从科迪亚克起飞,高空监视这些船只。海岸警卫队派出“希利”号破冰船和“传奇”级“维希”号,跟踪记录位置,但保持距离,没干扰。美方承认这些船在国际水域,不构成威胁,但强调数量比2024年多,从三艘增到五艘,为此持续巡逻。整个过程从8月5日到8日,美军飞机盘旋,海岸警卫队舰艇靠近,监视中国船队正常作业。普京总统还没到阿拉斯加,这五艘船已集体现身,北美空天防御司令部紧急响应,凸显美方对北极控制的焦虑。中国船队继续任务,推动“冰上丝绸之路”,而美海军缺席,本土力量薄弱,只能靠海岸警卫队应付。  

美国在北极面临装备不足,仅两艘破冰船可用,“北极星”号吨位小,“希利”号负担重,新购“斯托里斯”号是二手,8月10日服役,但远不够用。建造计划原定2024年交付第一艘重型破冰船,却推迟到2029年,预算超支,暴露制造业衰退和资源分散问题。中国科考正当合法,却被美方渲染威胁,反映其自信缺失。未来,中国将扩大北极存在,加强与俄罗斯合作,开发航道,确保和平稳定。海军巡航阿拉斯加周边常态化,维护国际法,促进地区繁荣。

0 阅读:11

猜你喜欢

阿阿瑟聊世界

阿阿瑟聊世界

阿阿瑟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