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女子借男友买车指标花570万买车登记其名下,3年后男友去世,养子想继承豪

糖豆秘境 2025-08-19 06:42:04

北京,一女子借男友买车指标花570万买车登记其名下,3年后男友去世,养子想继承豪车,要求女子返还295万卖车款。女子称是“借名买车”,钱全是自己出的。养子觉得自己有权继承,女子觉得养子不孝顺还想占便宜。最终查清570万买车款全是女子出,虽“借名买车”合同无效,但车辆实际权属归出资人女子,不属于男友遗产,养子无继承权,最终驳回养子诉求。 据悉,马女士和男友老杨感情还算不错。老杨有买车的指标,马女士就想着借这指标买辆豪车。 于是,马女士花了570万买了辆豪车,还登记在了老杨名下。那时候,两人可能也没想太多,觉得这就是个小事,以后也不会有啥麻烦。 3年后,老杨突然离世了。 老杨的养子小杨,不知道从哪冒出来了,一下子就盯上了这辆豪车。 小杨心里琢磨着:这车登记在我爸名下,那就是我爸的遗产,我作为养子,肯定有权继承。 于是,小杨二话不说,就把马女士给起诉了,要求马女士返还295万卖车款。 1,遗产认定,可是有严格规定的。按照《民法典》中关于遗产的定义,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在本案中,小杨认为车辆登记在老杨名下就属于老杨的遗产,可实际上,这辆车虽然登记在老杨名下,但出资情况才是关键因素。 2,马女士一听小杨的要求,心想:这养子平时也不见得对老杨有多孝顺,现在一听有钱了就来了,这不是想占便宜嘛! 马女士赶忙解释,说这是“借名买车”,钱全是自己出的,这车根本就不属于老杨的遗产。 具体到本案中,这里所说的“借名买车”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规避政策的行为。 在很多城市,由于买车指标的限制,一些人就会通过借名的方式来购买车辆。 但是,这种行为在法律上是不被认可的。 因为买车指标是一种行政许可,具有特定的人身属性,不能随意转让或者借给他人使用。 不过,虽然“借名买车”合同无效,但这并不意味着车辆就一定属于登记名义人。 3,审理时,经过一番调查取证,查明这570万购车款确实都是马女士出的。 这一下,小杨的如意算盘可就打不响了。 尽管小杨觉得车登记在父亲名下就是遗产,自己有权继承,但是法院并没有采纳他的观点。 虽然车辆登记在老杨名下,但是根据《民法典》中关于物权的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在动产方面,一般以实际出资和占有等情况来确定权属。 车辆,虽然属于动产,但在实际生活中,车辆登记具有很强的公示公信力。 不过,当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实际出资人与登记名义人不一致时,应该以实际出资情况来确定车辆的实际权属。 4,马女士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购车款是自己出的,所以车辆的实际权属应该归马女士。 既然车辆不属于老杨的遗产,那么小杨作为养子,自然就没有继承权。 最终驳回了小杨的诉求,这结果让小杨心灰意冷,估计他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 小杨在老杨生前可能并没有尽到足够的赡养义务,现在老杨去世了,却想着来分财产,这难免会让人觉得他动机不纯。 5,马女士虽然通过借名买车的方式买到了车,但是也给自己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如果当初她能通过合法的途径来解决购车问题,也许就不会有今天这场官司了。 这种“借名买车”的行为不仅在法律上存在风险,而且也可能会引发一些不良影响。它破坏了买车指标的管理秩序,让那些真正有买车需求的人可能因为指标被借走而无法买车。 而且,一旦发生纠纷,就像马女士和小杨这样,不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打官司,还会影响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小杨心里肯定还是不服气的,觉得自己很委屈。但是,法律是公平公正的,它不会因为个人的主观想法而改变判决结果。 按照法律程序,小杨如果对判决不服,还可以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上诉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毕竟判决是有充分的事实和法律依据的。 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是觉得小杨太贪心,还是觉得马女士当初就不该借名买车呢? 素材来源:环球网8月11日报道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糖豆秘境

糖豆秘境

糖豆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