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离婚,丈夫约定每月给孩子3000元抚养费。女子同意,可闺蜜却觉得太低,炫耀朋友的生活费有多高。在闺蜜的撺掇下,女子将丈夫告上法庭,结果走完程序一个月只剩下1500元了!于是女子要求闺蜜赔偿,闺蜜却不认账了。她觉得自己出于好心,凭什么赔偿? “都怪你,当时要不是你忽悠我会少这么多么?你今必须把少的补给我!”李女士(化名)愤怒的对闺蜜吼道。 原来,李女士和丈夫结婚五年,孩子刚满三岁,去年底两人因为家庭琐事大吵一架,坐下来谈离婚时,男方主动提出每月给3000元抚养费,在哈尔滨,这个数不算低。 李女士本来都签字同意了,可闺蜜张某知道后,接连半个月给她发消息、打电话:“你傻呀!我同事前夫年薪30万,抚养费判了8000!你家那位看着也像月薪过万的人,3000才三分之一,太亏了!法院肯定支持更高的,你赶紧起诉,别便宜他!” 张某还举了一堆“身边案例”:谁谁家离婚要到五万抚养费,谁谁起诉后拿到了男方一半工资……李女士被说得心动了,觉得自己“太好说话”,真的把前夫告上了法庭,要求把抚养费涨到5000元。 没想到,前夫在法庭上掏出了工资流水:每个月到手只有5000块,还要还2500元房贷。 法官按照《民法典》里“抚养费看子女需要、父母能力、当地水平”的规定,仔细算了笔账:孩子每月奶粉、尿布、看病这些必要开销,加起来大概2000元。 前夫剩下的2500元要养自己,再扣掉交通费、饭钱,实在拿不出更多。最后,法院判前夫每月给1500元抚养费。 李女士拿到判决书傻了眼,回头就冲闺蜜发火:“都怪你,当时要不是你忽悠我会少这么多么?你今必须把少的补给我!” 可张某也委屈:“我是为你好啊,谁知道他工资这么低?我又没逼你起诉,凭啥让我赔?”两人从微信吵到电话,差点闹到派出所。 这事传到网上,评论区直接“炸锅”: 有人骂闺蜜多管闲事:“热心肠也得讲脑子啊!法律不是菜市场砍价,凭啥让别人为你的‘想当然’买单?” 也有人觉得李女士该自省:“起诉前咋不先查前夫收入?成年人做决定得自己扛,不能赢了怪闺蜜,输了也赖闺蜜。” 其实,抚养费的官司里,法官不会看“闺蜜说的数”,只认证据:男方收入多少、孩子实际需要啥、当地生活成本有多高。 就像李女士给孩子报的高端早教班,法院直接说“不属于必要开销”,没算进抚养费里,毕竟,法律只保障“基本生活”,不支持“超高消费”。 说到底,朋友的建议是情分,但碰上官司这种大事,还是得先搞清楚规则。就像网友说的:“热心肠没错,但别拿别人的人生当试验品。” 你觉得这事里,闺蜜该为1500元的差额负责吗?如果是你,会听朋友的话去起诉吗?评论区等你聊聊!
笑不活了!一女子网上点了杯奶茶,外卖小哥送上门时手里正拿着一杯奶茶喝着,她竟以为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