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后悔了吧!”青海男子和女同事在车里找“刺激”,谁知完事后,男子以车内行车记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08-11 16:23:39

“这下后悔了吧!”青海男子和女同事在车里找“刺激”,谁知完事后,男子以车内行车记录仪相威胁。让女同事给他转3万元和4条名牌烟!否则就直接把视频公之于众。女同事害怕不已只好答应,但幸好留了个心眼,让男子当场落网! “视频里你那点事儿,够你老公跟你离八回婚!3 万,再加 4 条‘华子’,今晚七点前送到指定地点,少一分钱,明天你单位群、小区业主群全给你安排上!” 青海王女士的手机听筒里,男人的声音裹着冰碴子,每一个字都像淬了毒的针。王女士瘫坐在沙发上,脑子里嗡嗡作响。 行车记录仪…… 她猛地想起三年前那辆白色轿车,男同事开的,说贴了最深的膜,安全得很。   派出所的留置室里,男子的手指反复抠着牛仔裤膝盖处的破洞。桌上那部旧手机还亮着,屏保是三年前他在单位年会上的照片,西装笔挺,站在王女士旁边笑得显眼。 此刻手机里存着的,却是他自己剪辑的片段——行车记录仪拍下的模糊影像,被他当成了勒索的筹码。   王女士走进警局做笔录时,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牛皮信封。里面是通话录音的备份,每一段都清晰记录着对方的要求:“3万现金,要新的;4条烟,得是XX牌的硬盒。” 她的声音在录音里带着刻意压制的颤抖,而对方的声音经过变声器处理,像生锈的铁片在摩擦,却在提到香烟品牌时,不小心泄露出一丝熟悉的尾音。   这个细节像根针,刺破了对方精心编织的谎言。王女士坐在接待室的长椅上,盯着窗外的杨树出神。 三年前也是这样的春天,男子开着车带她往郊外走,说山顶的风很干净。 车窗贴着深色膜,他调大了音乐声,仪表盘上的行车记录仪红灯一闪一闪,她当时正笑着抢他手里的烟,没心思在意那东西。现在想来,那些被忽略的细节,都成了扎人的刺。   男子的出租屋里,警察找到了那张关键的内存卡。它被藏在旧电脑的主机箱里,旁边堆着创业失败的合同和催债的账单。 三年前他离职时,没舍得格式化行车记录仪,总觉得那段日子“值得纪念”。 直到今年三月,他翻箱倒柜找身份证时发现了它,点开视频的瞬间,亏损的生意、欠缴的房租、父母的电话,突然都有了“解决办法”。   王女士的手机里,还存着当年的工作群聊天记录。她往上翻了一百多页,找到男子退群那天的发言:“江湖再见,祝大家前程似锦。” 那时他刚辞职,说要去开自己的公司。后来听以前的同事说,他的店不到半年就黄了,还欠了一屁股债。这些零碎的信息,在她接到威胁电话时突然串了起来。 哪有陌生人会知道她当年的喜好,会精准报出那个小众的香烟品牌?   “他说自己是二手车贩子,”王女士对着笔录本说,“可他连我现在的手机号都知道,还清楚我怕视频传到单位。” 她当时故意问:“你怎么确定那是我?”对方沉默了两秒,说“看侧脸认出来的”,这个回答反而让她更确定了——三年前在车里,她右侧的脸颊有颗刚点掉的痣,视频里根本看不见。   男子被抓时,正在小区门口的便利店买烟。他选了四条指定品牌的硬盒烟,还特意让店员用黑色塑料袋包起来。 警察拦住他时,烟盒的棱角硌着他的手心,像在提醒他这荒唐的结局。审讯室里,他反复说“就是一时糊涂”,可当警察拿出通话记录和内存卡时,他突然安静了,只是盯着桌上的烟盒发呆。 那是他以前最喜欢的牌子,王女士总说烟味太冲,却会在他加班时偷偷往他抽屉里塞。   王女士最终还是写了谅解书,但坚持不撤回控诉。“我不是原谅他,”她对警察说,“只是不想让这事再耗着我。”走出警局那天,她把手机里所有和过去相关的照片都删了,包括那张年会合影。 风从街角吹过来,带着沙尘的气息,她拉了拉衣领,觉得比三年前那个山顶的下午,要清醒得多。   网友们的评论还在发酵,有人骂男子“自作自受”,有人夸王女士“冷静果断”。但对王女士来说,这场风波留下的,不只是一份笔录和一纸谅解书。 她学会了,那些藏在暗处的侥幸,早晚会被阳光照见;而面对威胁时,最有力的武器从来不是妥协,是敢于直面不堪的勇气。就像那个被找出来的内存卡,它记录下的荒唐,最终也成了揭穿贪婪的证据。

0 阅读:1

猜你喜欢

锴锐说科技文化

锴锐说科技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