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清华大学物理教授叶企孙陪同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夫妇游览故宫。此时,波尔早

运赛过去 2025-08-11 16:23:04

1937年,清华大学物理教授叶企孙陪同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夫妇游览故宫。此时,波尔早已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已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 一九三七年五月二十日,波尔夫妇带汉斯从日本长崎坐船到上海,开始中国行。先在上海逛,买丝绸瓷器,又去杭州看西湖园林,南京中山陵、中央研究院。二十九日到北平,清华吴有训、北大饶毓泰、叶企孙接站。叶企孙他们陪波尔一家游故宫、天坛、景山,还去颐和园、十三陵、长城。波尔用相机拍彩色片,记录古迹。期间,他在北平大学讲核物理和互补原理,周培源等学者听课。这趟访问,中国物理界顶尖人物齐聚,交流量子理论和实验方法。波尔后来讲,中国传统治学给他灵感,阴阳图像互补原理先河。 六月七日,波尔一家回丹麦。他继续管研究所,推动核能和平用,战时帮难民,参与曼哈顿计划,但主张公开核技术,避免军备竞赛。战后,他促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成立,协调各国专家。晚年专注量子哲学,写论文强调互补性在科学作用。六二年十一月十八日,心脏病去世。玛格丽特帮他整理遗稿,活到九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叶企孙留清华,继续教书,扩建实验室。二战时,随校迁昆明,办西南联大,组织上课讲磁学。战后回北京,一九四九年后在北京教书,指导年轻老师测精确数据,研究科学史,整理中国物理资料。晚年退休,专注旧籍,放大镜看文字。七七年一月十三日,北京去世。 如今看历史,这事儿有内涵。科学发展靠人,靠交流。那年故宫一游,象征中西碰撞。波尔阴阳互补,叶企孙物理教育,都在推动人类懂世界。叶企孙学生多成院士,波尔研究所出诺奖得主,证明教育投资值。后续发展,叶晚年研究史,波尔推国际合作,影响深远。俩人去世后,遗产还在,清华物理系、北大理学院延续传统,哥本哈根学派影响量子计算。科学史就这样,一代接一代。

0 阅读:27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