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秘书长强硬表态。 北约秘书长吕特8月10日承诺,无论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会晤结果如何,北约都将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北约给乌克兰送武器这事,看着简单其实挺复杂,主要分三块:北约集体决定、各国自己送、欧盟出钱,秘书长特意强调"各国已经答应2025年前至少给400亿欧元",这不是随便说说的数字,而是白纸黑字的保证——就算美国少给,欧洲国家也得补上。 最惹眼的是F-16战机,荷兰、丹麦这些国家出飞机,美国负责培训飞行员,这种"拼单"模式既避免了和俄罗斯直接杠上,又能控制关键技术。 北约加码,俄罗斯也不怂,克里姆林宫马上回怼:"西方送武器只会让战争打更久,我们目标会更多,"这不是随便放狠话,俄罗斯确实在闷头搞军工,军费占到GDP的6%以上,兵工厂24小时连轴转。 莫斯科的专家说得挺形象:俄罗斯就像温水煮青蛙,早适应被制裁了,北约每送一件新武器,俄军就琢磨出应对办法——这两年就跟打游戏似的,你出招我破解。 斯托尔滕贝格的话其实暴露了欧洲的心虚,有研究报告说,要是美国不给力,欧洲自己的军工产能只能满足乌克兰三成弹药需求,法国总统马克龙最近突然喊话要欧洲"自己保护好自己",就是因为心里没底。 对乌克兰来说,北约的承诺就像个复杂的选择题,总统泽连斯基赶紧发帖感谢,但老百姓反应不一,有个参加过巴赫穆特战役的老兵说大实话:"我们需要的不光是承诺,是更多更快的武器,每次西方犹豫,都是乌克兰人在流血," 但武器给太多也有问题,乌克兰政府现在90%的开支靠外援,光顾着打仗经济都快垮了,有经济学家警告:没有国家能靠援助和武器过一辈子,乌克兰最后得想办法融入欧洲经济。 现在这局势就像个死结,美国大选、俄罗斯备战、欧洲自保、乌克兰反攻,这些事全都搅在一起,谁也不知道最后会怎样,有专家说得形象:这就是场慢动作的闪电战,大家都在调整战术拖时间。 秘书长特意说援助"不设限",明显是在点德国——之前德国不愿意让乌克兰用自家武器打俄罗斯本土,这种话里有话的发言,暗示北约可能要放开手脚了,就像英国军官说的:我们正在看21世纪的新型战争——高科技联盟对战资源大国。 北约秘书长这话说得硬气,但细品就能发现不少门道,表面是力挺乌克兰,实际上是在给自己留后路。 最值得玩味的是对"特朗普因素"的处理,赶在美俄可能见面之前划红线,说明欧洲被美国大选搞怕了,毕竟2016年特朗普上台时,欧洲可是被闪了下腰,现在学聪明了,知道要提前"系安全带"。 但话说得再漂亮也得看行动,那400亿欧元听着吓人,其实也就俄罗斯一年军费,欧洲军工产能跟不上,德国连答应给的35万发炮弹都没凑齐,军援这事,喊口号容易,真送到位难。 还有个问题叫"审美疲劳",现在大家更关注巴以冲突、台海局势,乌克兰的热度在下降,秘书长得像杂技演员似的,一边要继续援乌,一边要防美国变卦,还得调解欧洲内部分歧。 最讽刺的是,谁都知道光靠武器结束不了战争,但谁都不敢先停手,就像两个人在流沙里打架,越挣扎陷得越深,可谁都不敢先松劲,秘书长的狠话,与其说是要让乌克兰赢,不如说是为以后谈判多攒点筹码——毕竟战场上拿不到的,谈判桌上更难要。 说到底,军援这事有利有弊,既能帮乌克兰保家卫国,也可能让战争没完没了,在这盘大棋里,受苦的还是乌克兰老百姓,国际社会不能光顾着送武器,更得想办法推动和谈,真正的胜利不是打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而是找到让和平回来的办法。
就在刚刚乌克兰总统宣布了8月10日,泽连斯基宣布“没有乌克兰的谈
【7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