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清代亲王郡王娶妻纳妾的标准至少是“一正四副”,也就是一位嫡福晋+4位侧

西门大妈啊 2025-08-11 10:28:49

一般来说,清代亲王郡王娶妻纳妾的标准至少是“一正四副”,也就是一位嫡福晋+4位侧福晋/格格/妾室。低于这个标准的极少,而且一般都是客观原因,比如身体有很大问题,比如老十七允礼这种。但是历史上真的有一位皇子,他向下突破了这个标准,在生育能力没什么问题的情况下,坚持在嫡福晋之外,只纳一位小妾,而且他把全部的爱都给予了这位身份十分低微的小妾,甚至不惜为了她和父亲起了极大的冲突。这位痴情王爷就是乾隆的第八子永璇。

永璇是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所生,也就是《如懿传》中金玉妍的原型。永璇天生有腿部问题,有些跛脚,因此很早就被排除了即位可能。乾隆对这个儿子并不喜爱,根据​​《清高宗实录》​​:乾隆曾经因为他永璇“未行奏闻,辄自进城”,而处罚他和他的师傅,指责他“举动不得自由”“行止任情”。《清史稿》中也提及永璇“性行乖戾”,导致“屡失上意”,到33岁才册封郡王,可见乾隆对他是不满意的。

那么为啥不满意呢?根据八卦天团朝鲜使臣金履素的记录,永璇“沉湎酒色,又有脚病,素无人望”,因此不符合乾隆的期望。因此民间一直有传闻永璇“逗留烟花柳巷”“风流成性”,“然其府中唯纳一民女,帝屡责其悖礼”。

而实际上“沉湎酒色”指的就是这位“民女”,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烟花柳巷。永璇在按照乾隆的意思娶了大学士尹继善之女章佳氏为嫡福晋后,仅仅纳了一位妾王氏。这位王氏一直没有名分,是以使女身份留在永璇身边的。

永璇对于这位王氏极其专情,一个证据就是永璇一辈子只有二子四女,全部为王氏所生,出身高贵的嫡福晋则无所出。他也没有任何其他妾室,这应该是他扛住压力的结果。因为清代帝王都很喜欢通过子女的婚事来达成政治目的,他明明还可以至少有四个侧室名额,就这么白白浪费了,乾隆这种政治动物不爽是一定的,所以才骂他“性行乖戾”,因为他没有按照一般的皇室规矩来,破坏了自己的安排。

这种硬刚也不是没有代价的,比如乾隆死活不同意给王氏册封,这也很有可能是因为王氏身份低微,而且大概率出身于汉军旗或者是民人,这让“满洲至上”的乾隆很是不以为然。

最让人感慨的是,王氏去世后,永璇竟然再没有任何娶妻纳妾的记录,也没有任何子女出生的记录,这只能是出于对王氏的深情。不仅如此,永璇一刻都没有忘记给王氏讨要封号,让自己心爱的女人有个体面的名分。老爹不给,就跟弟弟要。经过他孜孜不倦的努力,终于在乾隆去世后,从嘉庆手里为王氏要到了一个侧福晋的名分。

因为这份深情,乾隆认为他就是“任性”,因此永璇在乾隆朝一直不被待见,到乾隆死也只是个郡王。嘉庆亲政后,觉得哥哥的爵位这么低也不好意思,就给了一个亲王头衔,后来因为永璇父子在林清事变中表现积极,永璇的儿子绵志还获得了一个郡王头衔,算是待遇很不错的了。

但是绵志这个郡王头衔也是如同过山车一样,一会给了,一会因为什么破事被剥夺了...一共两次被剥夺,三次get回来...反正也是够折腾的。不过绵志心态好,为啥心态好呢?因为他有一个特别重感情的老爹永璇, 不仅对他妈王氏一往情深,而且对其他人也都是真心诚意,唯一的问题是这个真心诚意的代价往往比较大....

在道光朝的时候,皇长子奕纬身患重病,被道光扔在圆明园不闻不问,有人说是道光一脚踢的,总之倒霉的奕纬已经奄奄一息命不久矣。永璇身为长辈,虽然已经85岁高龄了,但听到奕纬这个侄孙快不行了,心急如焚。于是他在没有经过道光准许的情况下,就进入园中看望奕纬。而根据《钦定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亲王需经皇帝许可方可进入禁苑,违者以“擅闯禁地”论罪。

因为永璇一辈子远离政治,根本谈不上什么拥立,所以这次“出格”的举动只能是因为永璇长期散漫自由的性格和对晚辈真诚的关心,不像有什么其他目的。但刻薄寡恩的道光对儿子不闻不问,对伯父前来探望的流程不合规倒是勃然大怒,下旨斥责:“国家体制,门禁森严,不准擅行阑入……乃仪亲王率行进门,不听阻止,殊属不合”。但永璇毕竟是长辈,道光不好直接处罚,于是就罢免了他儿子绵志的官位。

绵志:无所谓,我都习惯了,爱咋咋地....

倒是永璇因为这件事,也许还有侄孙去世的事情闷闷不乐,两年后就去世了,享年87岁,这也是清朝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子了。

反正不管咋看,这个人的行为举止都不太像一个出身天家的皇子,而是十足的性情中人....

0 阅读:86

猜你喜欢

西门大妈啊

西门大妈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