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一位犯人结束了自己长达40年的牢狱生涯,结果刚刚走出监狱,他就立马给

小史论过去 2025-08-10 13:15:33

1991年,一位犯人结束了自己长达40年的牢狱生涯,结果刚刚走出监狱,他就立马给国家副主席写了一封信,信里面他只说了一句话,是否还记得曾经的一千担救命粮。 廖复初1909年生在湖北随县环潭镇一个盐矿家族,这个家族靠祖辈经营盐场和土地积累了不少家底,在当地算得上大户。抗日时期,廖家多次捐款支持新四军,毛老太太作为家族掌事人,管着家业直到1947年去世。廖复初年轻时帮着打理盐业和杂货生意,1947年后国民党政府以廖家支援共产党为由,强行征收财产,导致家族生意下滑,盐场关停。1951年廖复初被捕,判无期徒刑,关押近40年。出狱时他81岁,身体虚弱,户口问题让他成了黑户,生活艰难。王震1908年生湖南浏阳,早年参加革命,1927年入党,领导部队在陕北搞生产自救,推广南泥湾经验。1945年他指挥359旅南下,途中多次作战,面对国民党围堵。战后王震升任高层,到1991年当国家副主席,处理老同志事务。廖家和王震的联系就是那次捐粮事件,这成了廖复初晚年申诉的关键。 王震率359旅在1945年冬天转战湖北时,遇到大雪封路,部队粮食短缺。李实作为鄂北行署专员,负责筹粮,但当地百姓自家都没余粮,进展慢。他想到环潭镇廖家寨的廖家,这个家族家底厚,有大片田地和盐矿生意。廖家在抗日时支援过新四军,李实去试试。毛老太太同意捐1000担粮食,还撕掉借条,说这是捐的,不用还。这批粮食帮359旅渡过难关,继续南下。1947年国民党以廖家帮共产党为借口,洗劫财产,廖家经济崩盘。廖复初接手残局,但1951年被诬为反革命,判无期。狱中他表现好,争取减刑,1990年6月出狱。出狱后他去武汉找家人,但户口没着落,生活靠妻子打零工维持。他多次上访申诉,没结果。后来看到马希良在杂志上写的文章,提到廖家捐粮的事。 马希良是359旅老战士,原名马兴,爱写文章,在部队时发表过不少作品。王震欣赏他,调他做宣传。廖复初读到马希良的文章《我为359旅筹军粮》,里面讲李实筹粮过程,包括廖家捐粮。他打听李实已故,就写信给马希良,说明身份和冤情,求帮忙证明。马希良收到信,确认事实,去廖家看望,看到一家人挤小屋,生活苦,就从自己兜里拿钱帮补。廖复初不肯收,马希良说这是民政救济,才勉强接受。此后马希良几年都攒钱帮廖家,还写信给王震,问他记不记得那1000担粮食。王震收到信,回忆起1945年冬天的事,指示查清廖复初案子。 王震让助手核实档案,找老战士确认捐粮事实。马希良也提供证词,证明廖家功绩。1991年10月,应城法院撤销原判,宣告廖复初无罪,给经济补偿。他终于落户武汉,和家人团聚。廖复初感激,贴对联表达谢意。王震继续工作,到1993年去世。廖复初晚年平静,偶尔讲讲过去的事,直到1995年离世。这件事记录在地方史志里,作为军民合作的例子。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